2015年7月19日 星期日

閱讀《通鑑》,得到什麼?(三)----理解感受,人物風骨難以忘懷



103學年度第二學期,我在清華大學通識教育歷史領域的課程,《通鑑》選讀仍然排在星期二下午的七、八節。這個學期我們讀的是「南北朝」,我們只讀了南朝的宋與齊,以及北朝從魏明元帝到孝文帝「遷都華化」的一些選段。今年較為特別的是修課學生以大一為主,幾乎占了四分之三,與往年很不一樣。閱讀《通鑑》應是通識課程中的進階科目,理論上並不適合一年級生修習,不過,這些大一同學,來到清華已有半年,不再是懵懵懂懂的新鮮人了。我問課堂助教,為什麼今年大一學生特別多?她也不知究竟,只說大概這個時段他們比較沒有必修課吧。

     多年經驗告訴我,學生的表現其實與年級關係不大,要看他們用功程度而定。一年級的同學,有一些特例,在中學時已「飽讀詩書」,國文程度超過高年級生。就是一般的學生,只要用功,進步神速,是可以清楚看到的。讀了一個學期的史學經典名著《資治通鑑》,得到了什麼?期末考的卷子上有這麼一道題目,同學怎麼回答呢?我們先看兩位一年級的同學怎麼寫的:
     材料系黃亮瑜同學寫道:
     讀了通鑑之後,多了些思辯的想法。以前看到任何事,總是一味的接受;例如新聞媒體或網路文意,提供我什麼資訊,我常常容易受到煽動,片面的相信,卻沒有仔細瞭解前因後果,或是以不同的角度來審視。我想如果每個年輕人都如此的話,很容易形成「民粹」。經過一個學期的通鑑課,慢慢學會分析每個事件的當下,當事人的想法與處竟,以不同的角度來觀看全貌;而且老師時常輔以正史或前人的詳論來討論通鑑裡的內容,更能學到史學大家看待史料的態度與方法。因此我想,通鑑帶給我的轉變應是讓我學會理性而不盲目的對待問題吧!
    另一位宋佩容,也是材料系的同學。
     讀了一學期的《通鑑》後,除了覺得它確實較以前讀過的文言文不好懂之外,也帶給我一點改變,讓我在一段史料的背後,能重新探索其隠藏的內涵,學習揣摩每個歷史人物舉止行為的動機與心理。很多時候,並不如我們想像的單純或複雜,透過多方思考和想像,可以賦予合理化的解釋,同時也是透過歷史的記載,就是編撰者及注釋者的描寫,讓我見識到古人的風骨,他們提供了很好的典範,讓我往後在做人處事上,有了一個參考的借鏡。
    黃同學強調的是思辨能力的發展與提升,學會了用理性而不是盲目的態度面對問題。宋同學則換了一個方向,提及受到感動的地方,古人的風骨是我們學習的典範,讓我們有所借鏡。我們可以說,黃同學學到了理性的分析,宋同學則學到了感性的領悟,我們可以說,兩個方面都很重要。
  班上高年級同學,怎麼回答這道題目呢?我們就拿一位二年級電機系的張為皓同學的卷子來看看吧。
  《通鑑》對我的影響是讓我神入當時情景,並在許多平常不曾多加留意的地方,反覆思考。例如,他笑,是為了什麼,他為什麼這樣做……等。這些種種都是老師一次次帶領我們,我在課後反覆閱讀體會,才有的收獲。更讓我喜歡這部經典的另一個原因是學習正義的氣節。例如袁粲,以前的話會覺得被寫出來的歷史人物都像超人般的,但看到他,被寫成智慧不足以改變情況……等等所謂「春秋責備賢者」,就覺得他好真實,好貼近我們。記載中又有幾個例子說明他的能力不行,最後被王敬則殺掉。我雖然覺得惋惜,但也學到他的情操,也很認同「寧為袁粲死,不作褚淵生」。
    張同學的答案,文字不多,內容却很豐富。他先說到如何進入當時的情景、人們的心中,他從平時讀者不注意的小地方,那些被記載下來的細微動作,體會人們心裡的思慮與情意。張同學提到了我們在閱讀資料時,對於這些小地方,絕不輕易放過,而是要大家細心體會,讓我們了解,史書上的人物,是活生生的,可以貼近我們的,而不是全無喜怒哀樂的超人。張同學又舉了一個例子袁粲的事迹,說明他的感觸。袁粲是《通鑑》書寫宋、齊之際,着意刻畫的悲劇人物。
     宋末小皇帝蒼梧王可說是一個過動兒,太后、大臣對他傷透腦筋。蒼梧王愛玩,但有小聰明,一些民間技藝,裁衣服、做帽子,看過就會;從未吹過的樂器,拿起來一吹便很有韻味;當然,記載中還少不了他隨意殺人的殘暴惡行。最有名的事,當屬有一天他進入領軍府,蕭道成因天熱脫了衣服睡午覺。皇帝來了,蕭道成起身,皇帝在蕭道成的大肚皮上畫了一個箭靶,引弓要射,左右的人說,蕭將軍的大肚皮真是一個好箭靶,只是一箭射死了,以後再也找不到這麼好的箭靶,不如把箭鏃拔掉,蒼梧王說好吧,拔了箭簇,一箭射去,正中蕭道成的肚臍,他得意的說:「怎麼樣,我射箭的工夫如何!」蕭道成嚇壞了,與袁粲、褚淵商量,要廢掉這個胡鬧的年輕皇帝。袁粲說:「君主年輕,犯些小過容易改掉,廢立這種事,我們不可以做。」褚淵一語不發,胡三省在注中說,褚淵此時已歸心蕭道成。朝中贊成蕭道成廢立主張的大臣頗有一些,愛玩的小皇帝終於在外出遊玩中被殺了,蕭道成知道自巳的資望不足以立即攘奪大位,取代劉宋,開啟新朝。所以,再立一個小皇帝,就是宋順帝,做為過渡。蕭道成這時已是過河的卒子,不能回頭了。朝中有人擁蕭與也有人反蕭,暗潮汹湧,勢難兩立。袁粲就是忠於宋朝,反對蕭道成的領袖人物;袁粲文雅澹泊,受人敬重,聲望很高,但沒有處理事情的能力,尤其在這種險惡詭譎的鬥爭中,袁粲完全無力應付,只能以死報國。裴子野說他,實踐了個人的氣節,但不具備支撐國家的大材。胡三省說,裴子野的評論,有春秋責備賢者的意思,所以《通鑑》加以選錄。
     蕭道成廢掉宋順帝,登基稱帝,開啟了齊朝。順帝被廢,趕出宮中,光祿大夫王琨,在晉朝已任官,捉住順帝乘坐的車尾,大哭,說:「人們以長壽而歡喜,我以長壽而悲哀,我沒能早點死掉,又見到了一次改朝換代的慘事!」這時所有的官員,都哭得像下雨似的(百官雨泣,胡三省注:言涕泣如雨也。)上課時,我問同學,百官為什麼哭得這麼悽慘?只是為了小皇帝被趕走,老臣王琨痛哭嗎?應該不止於此,他們不忍心見到故國的淪亡,他們想起開國的劉裕多麼神武,宋文帝元嘉治世永存人們心中,緬懷不已。如果蕭道成是一位功業卓著、威名遠播的英雄人物,取代胡鬧的蒼梧王,傀儡的宋順帝,又有何不可呢?可知蕭道成在眾官員心中,沒什麼地位,這個人都當了皇帝,我們只有哭吧。《通鑑》接著記載一件事,一位閑散的官員裴顗,上表指責新皇帝的過錯惡行,並且辭官不做,立即離去。新皇帝嚥不下這口氣,就把裴顗殺了。《通鑑》記載這件事,說明什麼呢?大概說明蕭道成在人們心中的印象,實在不怎麼好吧。
     袁粲父子死於國難,百姓哀悼,於是流傳一首歌謠:「可憐石頭城,寧為袁粲死,不作褚淵生!」褚淵是支持蕭道成的,在人們的觀感裡,已成了負面人物。
     張同學舉這個例子,雖然沒有多作說明,但我們從他有限的文字,可以得知他對這段史事,也許不能記住許多細節,却能把握住整體的情景、氛圍,以及人們心中的慮念、哀傷。《通鑑》中對於宋齊之際的叙事,十分綿密,但又層次分明,我們只要讀的時候不斷問:這個故事要表達什麼?人物的這個動作意義何在?不斷提問,不斷思考、感受,就會讓我們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或許是閱讀其他史書很難獲致的成效,也是《通鑑》一書永遠吸引好學深思者的道理所在吧。

                                                              20157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