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中國史讀本》文本閱讀題(一)



按:《中國史讀本》原是顧頡剛與王鍾麒(伯祥)合編,胡適校訂的《現代初中教科書.本國史》上、中、下三冊,於19231924年由商務印書館陸續出版。1929年,因為上古歷史的書寫,為國民政府禁止發行,不准學校使用。此書曾暢銷一時,幾年內印刷五十次之多。200712月,中國工人出版社以「大師寫給大眾的經典歷史讀物」名義重新出版。

    《現代初中教科書.本國史》何以在軍閥時代做為教科書,而民國成立之後反遭禁絕?《中國史讀本》的推薦序(台灣學者龔鵬程撰)中提及:「此書不提『盤古』,對『三皇、五帝』僅僅略叙其事,加上『所謂』二字,表示並不真實。19292月,山東省參議員王鴻一等聯名提議彈劾此書,說它『非聖無法』,要求查禁。主持會議的戴季陶說:『中國所以團結為一體,全由於自己共信自己為出於一個祖先;如今說沒有三皇、五帝,就是把全國人民團結為一體的要求解散了,這還了得!』又說:『民族問題是一個大問題,學者們隨意討論是許可的,至於書店出版教科書,大量發行,那就是犯罪,應該嚴辦。』雖經民國元老吳稚暉說情,免除了原議中對商務印書館的巨額罰款,民國政府還是嚴令禁止了該書發行及學校之使用。顧氏為自己給商務招了大禍向總經理王雲五道歉,王認為遭禍另有原因:『商務營業既大,為他書肆所忌,而此書尤暢銷……』又謂:『商務有此事亦甚榮耀。』」
       這本書雖然是「初中教科書」,終究也是八、九十年前的事了,今天我們讀它,似乎比坊間所見高中教科書雖要深些。但是,顧、王的叙述非但提出許多撰者的意見,而且十分活潑流暢,讀來趣味盎然,這是閱讀一般教科書少有的感受。我們選取若干片段,擬成文本閱讀題目,高中同學細心閱讀,應該不會感到刻板枯燥,反而能刺激思考,深入理解;或可經由練習得到閱讀的益處。
       八、九十年前的白話文,有些語句、用法,今天的高中生難以了解;書中的史實不少,今天的高中生並不熟悉。題目使用之時,若能稍加註釋或略作解說,練習的效果,應可增加。

一、所謂堯舜禪讓

    古代既有堯位傳給舜,舜位傳給禹的傳說,後世聽見他們不把後事托付給自己的子孫而交給當時有名能幹的賢輔,便以為這是「傳賢之局」,是「公天下」的精神。又聽見禹死後不把位子傳給賢輔,而傳給自己的兒子啟竟成世襲的制度,便以為這是「傳子之局」,是「家天下」的私心。最後又聽見啟後過了三四百年,傳了十六七代,有一個商湯出來,把他的不肖子履癸攆掉,代了他的君位,----當公元前一七六六年----也照樣世傳下去,便以為這是以征誅代禪讓,開後來殺伐之端。其實傳賢傳子,都是時勢催逼出來的局面,在當時身歷其境的人,或許倒初無容心的,何況堯、舜揖讓的傳說又沒什麼根據呢!不過我們知道,時勢所趨,便是逐漸過渡,逐漸進化,逐漸向上,決不容違反源流,回復到原路上去,却是真的。所以處這時勢催逼底下的人物,只問他所做的是否順應四境,誰也不能執定自己是成功或失敗。

(一)這段文字的書寫,應該屬於:
         (A)事實真相  B)歷史解釋  C)史事考證  D)歷史小說
(二)撰者認為文本中,古人「傳賢」與「傳子」的說法,有沒有道德判斷的意思?請加以說明。
(三)文本撰者贊成「堯舜禪讓」的說法嗎?他的理由是什麼?


二、周初的封建

    商代的神權政治,影響於人鬼之祀的日見加重,報本尊祖的觀念,遂愈結愈深了。周朝初興,廣封宗室,於是家族主義便摻合於政治,一切維持名分的階級,辨別親衰的禮制,自然應運而生。宗法進達於完成之域,而宗周尚文之風也昭然若揭了。所以當時的宗法,有百世不遷的大宗(宗廟的神主永在)和五世則遷的小宗(宗廟神主五世之後即移走),親疏的等差,絲毫不容稍混,而當時的所謂中央政府與同姓諸國間便形成了一個模範的大家族。為要維持這家族的關係,名分便看得十分尊嚴,而層層的階級便由此成立了。據《左傳》所記「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僕,僕臣台」看來,階級的繁複,實可驚異!其餘如郊、嘗、祭祀等吉禮,喪服、殯、葬等凶禮,誓師、獻俘等軍禮,朝覲、燕見等賓禮,冠、昏、飲、射等嘉禮,叫做五禮,都是辨別等威,使上下尊卑較然不混的把戲。雖條文的周密當時或沒有這樣整齊,許是後來托古改制的人裝點附會到這樣的,然而這根本精神,那時確已成的了。

(一)  周代封建宗法社會,除了強調尊卑上下之外,還要重視什麼?
(A)權力大小  B)親戚關係  C)法律地位  D)地域遠近
(二)  接上題,請對你的選擇,用文本中的材料略作說明。
(三)《左傳》所記:「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其中「臣」字應作怎樣的解釋?


三、春秋時代

       封建時代,「天子與諸侯俱南面而治,有不純臣之義」,自然各自為政,各國的自身,強弱並不一律,則互相接觸著,一定免不了利害的衝突。於是兼併吞噬的情形,便演成事實上當然的趨勢了。我們且不問禹時的玉帛萬國和湯時的諸侯三千是否可靠,只看周朝共伐紂的尚有八百國,散見於古書而可以推見的計有千餘國,這是當時的真相。然而到了公元前七二二(周平王四九,魯隠公元)年以後,----所謂春秋之世,----為什麼指數得到的名邦只有四五十國?較有聲勢的只有晉、楚、齊、秦、魯、燕、蔡、曹、衛、鄭、吳、宋、陳、越十四國?尤烜赫的又只有齊、晉、宋、秦、楚、吳、越呢?由此看來,當時的兼并之迹,已豁然顯露;所謂王室大一統的尊嚴,不過虛認的共主,事實上決不能左右他們的自然趨勢的。所以那時的諸侯,只要能做幾件稍存公道的大事,便能吸住一部分人心,把持多少年的政局。齊桓公、晉文公的稱霸中原,楚莊王的北向問鼎,秦穆公的獨霸西戎,便是諸侯力政的好例。終春秋之世,凡二四二年----公元前七二二至公元前四入一(周敬王三九,魯哀公一四)年間,我們只看見強有力的諸侯----霸者----的活動,很少見王室的振作。王室不振固然由於當時的積弱,但一種部落式的自然發展,實是那時時事的一個大傾向。
    春秋初葉,中原的諸侯尚多王室的宗親和勛戚,所以霸者的興起,還能顧些面子,多用「尊王攘夷」的招牌來號召,對王室總還有點相當的敬禮。然而當時的所謂天子,竟沒有絲毫過問諸侯國內政的實力。公元前四○三年(周威烈王二三)年,王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魏、趙、韓侯;公元前三八六(周安王一六)年,王命齊大夫田為齊侯,----便可想見那時的局勢了。原來那時的情形,不但王室不能干涉諸侯,并且他們事後的通知也只得追認。又兼國有世卿,權操豪族,即諸侯自己,也沒法維持自己的地位咧。

(一)     從這段文字描述的「春秋時代」中,可以看到其時的特色應在:
A)諸侯反抗天子(B)大國漸趨分裂
C)小國發展迅速(D)大國併滅小國
(二)撰者寫道:「所謂王室大一統的尊嚴,不過虛認的共主,事實上決不能左右他們的自然趨勢的。」其中「王室大一統的尊嚴」與「自然趨勢」各指何而言,請略作解釋。
(三)這段文本的最後一句:「即諸侯自己,也沒法維持自己的地位」,為什麼?請略作說明。


四、戰國時代

戰國之局已成,各國都擅地自雄,競爭更烈。國君的目的在開疆拓土,政客的機會在奏效一時,所以國無定交,士無操守,只要有一技之長,便可傾動一時,這裡不用,可以求用於那邊;那邊不用,更可顯效於別地。因此,那時一般的民俗,大都活潑狂躁,很少沈毅與貞厚的態度,朝秦暮楚,真是司空見慣了。惟好客任俠之風,却是那時的特色,如孟嘗、平原、信陵、春申四公子的養士,食客常數千人;魯仲連的存趙不受賞,侯嬴、田光的自刎明心,乃至豫讓、聶政、要離、專諸、荊軻等人的一諾許身,都是後世所難見的。大概那時當國的人,深知網羅人才的緊要,所以競尚養士;而一般去屈不伸的草野匹夫,一旦忽然假以詞色,自然感激涕零,輕生圖報,游俠的風烈便因此大盛了。
這是當時社會的一般現象。各國的人民,又有因分化已久,各因地理環境而自為風氣的,便不能執定一例。如秦居關中,地勢四塞,所以那裡的住民質樸強悍,樂於戰鬥。燕、趙地處高亢,便多慷慨俠烈的勇士。齊地近海,那邊的住民多因逐利相欺飾,所以人極儇慧。楚國崛起江南,非力辟草萊,不能發展,所以,人極輕果,勇於進取。余如魏地瘠苦,俗便儉嗇,韓土狹隘,人多矜刻,尤足取證環境的支配了。更有一事足證地理關係的,便是燕、齊的方士,因為那兩國都僻處海邊,往往因海船的傳聞,多所誤會,以訛傳訛,便以為海中有三神山,諸仙人和不死之藥都在那邊了,於是爭相夸說,方士便成了燕、齊的特產!

(一)這段文字中的第一大段,所陳述的時代特色,主要在於:
A)統一前夕  B)變動不居  C)爭戰激烈  D)動蕩混亂 
(二)文本的第二大段,撰者解釋歷史最強調的概念是什麼?能否說明秦的統一天  下?為什麼?
(三)請綜合兩段文字,對於秦滅六國,統一天下,作簡要的解說。


五、思想上的百家爭鳴

自從西周末葉----約公元前七八○年----到戰國的初期,----約公元前三四○----在中國古代史上實是變動最劇烈的時代。無論政治、經濟、學術等方面,都有變古的傾向和迹象顯然的改革。這劇變的原因,破了多少家,殺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那時的人們受到這樣的刺激,他們心理上的驚詫和疑悶,不難推想而知了!宛轉在那種黑暗狀態底下的人們,當然有許多不滿現狀的優秀分子出來規畫種種方策,打算自救。這便是思想激進的主因。那時封建制度既逐漸破壞而消滅,貴族階級也漸夷為布衣卿相之局。私人講學的風氣又大盛,大師之門,往往學者群集,互相研摩。又兼各國并立,大家要延攬人才,用為己助;交通也日漸便利,客卿顯庸于異邦的自然日見其多。於是才智之士輩出,各以他們的所見,著書立說,以應當世的需求,所謂「百家爭鳴,皆欲以其道易天下」者,很可見那時思想的發展了。
百家并起,異說紛騰,其實都是時代的產物,也就是當時思想的結晶。但派別繁衍,後來記叙的人,便就他們的學說內容,約略區分,有區分做六家的,----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有區分做九流的,----西漢末劉歆,----也有混括起來做百家語的。其實壁壘最森嚴,勢力最雄偉的,只有儒、道、墨三家。他們學說的傳布,雖末流不無交混的地方,而根本精神確乎不同,其餘諸家,只可就他們偏近的地方,附庸于三家了。

(一)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家爭鳴」現象,本文撰者認為出現的原因可歸於:
          (A)時代變遷 (B)經濟繁榮  C)戰爭頻仍  D)學術興盛
(二)這段文字中,撰者述及「心理的驚詫和疑悶」,請問:「驚詫」和「疑悶」的心理是怎樣形成的?
(三)撰者說大師之門,學者群集,互相研摩,你想這時學者研摩的主要問題,應該是什麼?請稍作說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