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閱讀好書之九:巴勒斯坦之聲

   巴勒斯坦之聲被綁架的家園 Palestine Speaks: Narratives of Life Under Occupation by Cate Malek and Mateo Hoke  蔡欣芝譯  台灣商務

2017年月初版

    今天的世界很不平靜兩場戰爭還在熾烈進行烏克蘭與俄羅斯以色列摧毀了加薩又攻進了黎巴嫩金正恩還宣布兩韓不再追和平統一而是敵對的兩國戰火似乎一觸即發成了最瀕臨戰爭的地區

這本書出版於十年之前的2014中文版2017年譯出我買的是初版一刷可知讀者不多但是如果您想對今天的中東情勢發展的背景有所瞭解這是一本很值得閱讀的好書

一年前十月七日加薩的哈瑪斯發動火箭攻擊打死了以色列正在聆賞露天音樂會的一千二百多人又擄走將近一百多人質於是以色列展開報復從加薩北炸到加薩南再從加薩南炸到加薩北一年時間加薩百姓死亡人數據一般報導四萬將近五萬但著名的醫學刊物柳葉刀》,却說是十八萬我相信後者

不久之前以色列在德黑蘭炸死了參加伊朗新總統就職典的哈瑪斯最高領袖哈尼亞最近又在加薩擊斃了死對頭哈瑪斯的新領袖辛瓦爾您也許會說誰叫他們去捋以色列的虎鬚惹怒了以色列遭到瘋狂報復加薩是咎由自取但是您知道加薩的巴斯坦人在惡鄰的虎視耽耽下過著怎樣的日子嗎如果您想知道請讀本書

本書作者是兩位美國記者採訪了生活在巴勒斯坦的十六位不同行業的居民寫成本書這是一本關於中東問題的報導文學作品限於篇幅此處只對五位受訪者作簡要摘述以概其餘

作者在導言中交代了約旦何西岸巴勒斯坦的大致情況:「巴勒斯坦人一直面對一連串的禁令不僅食物與水取得受到限制還得面對電力短缺言論壓迫拘禁虐待被迫撤離家園以及住宅和家庭農場的拆遷問題等等巴勒斯坦的生活通常是一連串強加的屈辱。」「巴勒斯坦人也深受高失業所苦每天有數以千計的男性前以色列找工作如果遵循合法程序通過檢查哨他們就得在半夜一點起床才趕得上通過擁擠又惱人的檢查哨在早上八點前及時上工。」「學校常因罷課工抗議或是軍民衝突而停課以及電力等基本民生必需品的供應經常面臨資源不足的窘在加薩地區更是明顯。」「生活在加薩走廊的人們處境十分艱難以色列對加薩走進行地面侵略與哈瑪斯衝突不斷截至目前於前為止已有二千一百多人死亡超過九千人受傷以色列僅有兩個公民和六個士兵死亡。」「平靜時期加薩走廊的人民依舊面對惡劣的生活條件加薩走廊成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封鎖區對加薩地區的民眾來說這些痛苦似乎永無止境。」「但在巴勒斯坦教育十分發達人民的識字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居於阿拉伯世界第一位。」

 

文化中心執行長對家鄉的深厚感情

兩位作者採訪的第一位是一個文化中心的執行長他生於伯利恆四歲得了小兒麻痺症走路需用輔具在耶路撒冷念小學中學進入頗負盛名在安曼的約旦大學主修經濟畢業回到巴勒斯坦找不到工作就加入阿拉伯社區重建會」。重建會成立了文化中心教導孩子學習阿拉伯文化音樂與詩歌等他也有機會去英國新堡大學進修一年研習管理與諮商

他說:「在文化中心我們試著從各方面保有學生與巴勒斯坦的連結即使透過照片電影或任何其他東西我們都願意嘗試我希望學生們能夠理解加薩走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希望所有在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一定要去加薩走廊瞧瞧我認為這是我們的義務。」

我非常以身為勒斯坦人為傲也從未想到另一個國家居住我有到歐洲各國的旅行經驗我還是喜歡住在巴勒斯坦每次想到巴勒斯坦我就想起我們面臨的困境我們必須爭取我們的權利這是條無止盡的路有時是爭取權利有時是促進教育我們都是戰士我們努力改善生活品質那就是戰鬥而反抗以色列的占領也是戰鬥日子一天天過去抗爭變得愈來愈困難每天巴勒斯坦出現的事情都證明未來日子只會比現在更艱難

他最後說道:「我對巴勒斯坦的未來並不樂觀以色列國力十分強大加上西方列強援助更是如虎添翼但是我不認為以色列的惡行可以永遠無法無天世界不可能一直支持以色列有一天改變會來到歷史會證明未來的某一天巴勒斯坦人會得到應有的權利。」

這位執行長的話表達了巴勒斯坦有識之士的共同心意在事實的認知上巴勒斯坦絕非以色列的對手必然屈居人下但情感上家鄉必能改善現狀安定繁榮但這也只是不能捨棄的信念而已

 

用英文報導新聞的加薩女記者

    2003年春兩位作者來到了加薩接待他們的是一位加薩的女記者他們發現她對加薩的觀點很有意思覺得她說的故事值得與讀者分享

    這位女記者家中兄弟姊妹九人父親說她最聰明她的大學入學考試成績讓父母驚喜答應她選讀她喜歡的科系她進入了加薩的伊斯蘭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大二那年選了新聞編輯作為研究主題讀了許多相關書籍覺得每一本都非常有趣逐漸走上記者之路由於女記者很少許多人投以異樣眼光但父母都很支持她也有了機會訪問耶路撒冷這是她第一次見到巴勒斯坦其他部分的土地

    2012以色列第二次入侵加薩她已是職業記者了他的報導見於英國的衛報》,也被半島電視台採用以色列的國土報還雇用了她這時她又到伊斯蘭大學讀書主要是修習希伯來文她覺得以色列的新聞品質較好她想能夠聽讀希伯來文的新聞

    她說:「我今生的任務就是要破除媒體對於巴勒斯坦人的刻板印象喜歡關注西方媒體從來沒有注意過的群體我拍了許多美麗的照片告訴大家加薩不完全是火砲滿天飛的地方我們有咖啡廳酒吧體育館任何你可以想到的加薩基本上都有加薩與阿富汗完全不一樣我們有很多受過教育的高等知識分子。」

    她的最後一段話記於下:「我是個記者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我的名字除了巴勒斯坦以外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值得我實現夢想我很樂意在外國寫稿如果可以我想外派到土耳其或埃及但我最終一定會回到加薩因為我絕不會離開我的國家到他國居住絕不。」

 

在監獄中讀書學習不比大學差甚至更好

    一位四十六歲的律師生於約旦河西岸的難民營受訪地點是伯利恆

    我生在伯利恆的迪希黑難民營我們最大的麻煩來自屯墾區的居民他們乘公車來到難民營胡亂開槍大吵大鬧隨意掠奪使我們的生活陷入悲慘地獄我們反抗的方法就是朝他們丟石頭這時巴勒斯坦大起義還未爆發迪希黑難民營的起義早已拉開序幕我們每一天都在抗暴丟石頭顯然太遜於是把煤油灌入玻璃瓶加上引線作成燃燒彈才夠炫

    198412一個寒冷的夜晚我和幾個同伴被以色列士兵從家中拉出送進穆斯庫比監獄那時我十六歲

    我的審問持續了兩個月我在嚴刑拷打下失去理智精神狀況十分混亂審訊環境相當惡劣但也得到善心律師與警察的保護最後法官判我們需服四年到六年的有期徒刑隨之送入了達蒙監獄後來又轉到了亞希基倫監獄服刑那裡是被視為危險份子的囚犯都是抗議活動的領導者以色列人認為應是世上最糟的地方但對巴勒斯坦人而言則比較安全

    我們這群較為年輕的受刑人開始在獄中讀書我們求知若渴我們每天都有課程與預定的進度我們每天六點起床開始讀書我們上了歷史經濟學和哲學的課還要寫報告大家一起討論我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每位受刑人都有自己的專長有人還專門研究馬克思受刑人會的語言也很多很多人會希俄文土耳其文等所以我們還有語言課被關到亞希基倫監獄對我來說就像進哈佛或牛津大學讀書一樣甚至比那些大學還要好

    我們受刑人彼此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大家來自不同的城市我們在彼此身上學到很多不僅長了知識也更了解對方所居城市的情況獄中的受刑人很多成了巴勒斯坦第一次起義的領導者我出獄時只有十九歲在自己的社區已有相當的影對大家來說我們不是罪犯而是領袖

    他的最後一段話:「幾千幾百萬個在巴勒斯坦黎巴嫩或叙利亞的難民都跟我有相同的遭遇這就是我們的人生不是我個人的問題情勢若不改變我兒子也會經歷與我相同的遭遇這是我們世世代代的問題我們抗爭已超過六十五年我們會持續奮鬥直到我們打破這個惡性循為止。」

 

向士兵丟石頭的青年

    採訪的對象是五十二歲的家庭主婦出生於西的馬利克村在該村受訪她說我的整個家族出生於這個村子這裡以好客聞名來到這裡的人都會愛上這個村子一切實在美極了村子裡很多人住過美國或拉丁美洲他們會說英語或西班牙語村子約百分之三十的村民於第一次起義後搬到國外去我的兩個哥哥和一個姊姊都去了美國。2000我去美國探望在芝加哥定居的哥哥我對他說:「我雖然喜歡美國但是跟那些坐在自家門口吹著微風在院子採新鮮葡和無花果的日子相比美國沒有令我喜愛的事物。」原來打算住四個月一個半月就回家了

    1987我在拉馬拉市生下了我的第二個兒子阿布杜勒--阿濟玆一頭金髮配上綠眼值班護士抱著他跟每一個人說:「快來看看這個馬立克村的孩子他好漂亮呀!」

    阿布杜拉阿濟玆是個特別的孩子他如此善良長相又如此漂亮他有許多好友從小就是孩子們的領袖十分重感情又非常慷慨2000年第二次大起義爆發時阿布杜勒阿濟茲十三歲當吉普車或坦克經過我家時他說自己多麼想朝他們扔石頭以石頭對抗坦克因為朝士兵丟擲石頭我的表兄弟已在牢裡蹲了二十五年另一個親戚也超過十五年我丈夫於2006年去了美國在一家親戚的店裡工作每次打電話回家總想說服他不要再朝士兵丟石頭他於2007年高中畢業想申請聖城開放大學他不怎麼喜歡上學課外活動都喜歡如足球或傳統舞蹈等2008他準備了護照他的球隊有機會去歐洲比賽

    一天晚上他接到某位朋友的電話說巡隊要到了他們就在特定的屋頂上投鄭石塊但士兵已躱在這家人的花園裡等著阿布杜勒阿濟玆當他們投下第一塊石頭就向他們開槍兩人都受傷了朋友說我們中埋伏了我們投降吧他回答說:「寧願死也不把自己交出去。」他腿受傷不能跑朋友逃走了士兵讓他一直流血直到斷氣

    他過世的那天有七家衛星頻道來到村子記錄事情經過當他們把他送進靈車時有幾百輛車跟著靈車後頭他的喪禮十分盛大我沒料到會有這麼多人來參加阿布杜勒阿濟茲的朋友一個接一個過來親吻我的手我的手放在他的頭額上他們告訴我雖然阿布杜勒阿濟茲走了但從現在開始他們都是我的兒子直到現在那些孩子還是常常來探望我我也會去看望他們還來了一輛巴士載了許多女孩子都是他舞團的朋友一邊流淚一邊找阿布杜勒阿濟茲的母親

    這位母親最後的話:「阿布杜勒阿濟茲去世已經四年了他永遠在我心中我的兒子是位保衛土地的英雄我十分以他為榮他為自己的國家與村子而戰可是我實在不希望我其他兒子也因此喪命失去阿布杜勒阿濟茲已經夠了。」

 

    留在加薩的IBM電腦技術員

    1979我出生在科威特沒幾年我大哥去美國留學我父親在科威特學校教數學我的童年在歡樂中度過。1992父母帶我和比我大幾歲的哥姊姊來到美國父親在溫蒂漢堡店打工他不想留在美國也沒把英文學好我讀七年級雖然英文不行但我的數學很好高中畢業後進了田納西大學1997父親回到加薩走這是他畢生的心願父親還說不想客死異鄉要死也要死在加薩

    2001我大學畢業十一月我錄取進入IBM公司二十三歲時成為美國公民2004我回到加薩看望父母那趟旅程我見到一些老朋友只是那裡的情況糟到無以復加許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無所事事我非常慶幸小時候就去了美國也就在那時我在科威特朋友家中見到以前就認識的胡妲我們開始交往終於結成連理胡妲在大學也是主修電腦我們兩人有共同之處胡妲到了美國立刻愛上美國的一切美國就是個夢幻的快樂島她在田納西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和教學證照我們的生活非常忙碌父親過世之後沒時間回加薩探望母親這時我變成了一個好的穆斯林把酒戒了開始讀古蘭經》。此外我也希望我的孩子能夠講阿拉伯話繼承阿拉伯文化

    2021我回加薩一個星期驚訝發現母親七十二歲生活孤單寂寞伊斯蘭有一句話:「如果你沒有陪伴在母親身邊死後上不了天堂。」意思是母親去世時你得讓她滿意你過世時才上得了天堂幾經考慮我決定回家鄉胡妲當然不贊成說你有兩個哥哥讓他們照顧但他們都有不能離開美國的理由於是我與胡妲帶著六歲和五歲的兒子三歲的女兒來到了加薩

    加薩的情形真是糟到不能再糟連一家好的醫院都沒有幾乎每天都聽到炸彈落下的爆炸聲胡妲想永遠離開加薩歷盡艱辛胡妲終於帶了兒女離開了加薩回到了美國在俄亥俄州落

    他的最後一段話:「我住在母親的公寓裡我覺得自己像一個偽君子我打心底希望能夠離開但我必須陪伴母親感謝真主我的妻兒已經離開了我們那美麗的花園已被炸彈摧殘到不成樣子看起來像沙漠一般許多人失去寶貴的生命有些家庭不得不拋下家中年長者逃到安全地方這裡無水可用情況極糟這裡的人們覺得自己彷彿被世界拋棄了沒人在乎他們到底怎麼樣神啊請幫助在加薩的我們吧!」

    那時加薩的人們決不會想到更糟糕的事情還在後頭是任何人都無法想像絕大糟糕的壞事加薩已是一片廢墟人民遭到種族滅絕般的大屠殺

   

一點感想多餘的話   

 今天只要看點手機就知道加薩慘況已不是人間煉獄所能形容究其原因一年前哈瑪斯的恐怖攻擊造成的嗎我們看到十年前的加薩已是如此之糟能否想像最近十年會是如何再說以色列的報復非但不符比例原則更是犯了令人髮指慘絕人寰的罪行我們還要想到他們的屠武器從何而來提供者明知百姓婦孺皆不能免何以喪心病狂甘冒千夫所指仍然一意孤行深層理由又是什麼這是我們必須嚴肅追究的重大問題這個問題沒有交代人類不能記取教訓痛改前非千年文明恐怕臻於瀕臨絕境存亡之秋只有一線了

 

                             劉象新推薦    20141030

    

2024年12月5日 星期四

認識經學大師鄭玄

    我們喜歡讀歷史,喜歡進入過去的世界,觀看時代的變化,人物的賢奸,若能理解感受,對我們的立身處世,必有助益。問題是,我們要讀些經書嗎?個人淺見,是的,應該讀點經書。古書分類,經史子集,經學總是在史學之前,認識傳統文化,四書五經的重要,仍然高於四史通鑑。經學是儒家的根本,我們多多少少都應該有所接觸,收獲豐歉,就看用功多少了。至少,我們讀史書時,經學大師總是值得認識欣賞的。

      鄭玄的生平與著述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八世祖鄭崇,西漢末年任尚書僕射。鄭玄出生時,家境一般,十二歲隨母親參加地方節慶,同在一起十幾人,穿著講究,言談輕快,母親也要小玄參與其中,但他說,我不要,我不喜歡。他喜歡什麼呢?長大了,在地方上當個聴訟辭,收賦稅的小吏,他也不喜歡,一有空跑去學校聽課。父親很不高興,罵也沒用。終於讓他進了太學,師事第五元先(姓第五,名元先),讀通了《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統歷》、《九章算術》,又跟從張恭祖讀《周官》、《禮記》、《左氏春秋》、《古文尚書》。這些經籍,他學通了,指非但理解,而且能夠記誦。何以能在不長的時間,取得如此豐碩的成績?惟有既聰明又努力,方才可以達到。

    在洛陽已無可以指導的老師,他就西入關中,經盧植的薦引,投身馬融門下。馬融自視甚高,門徒四百多,能夠聽他講課的,只有五十幾。鄭玄到了三年,還沒見過這位大師,只能向他的大弟子學習。鄭玄不因未見馬融而懈怠,日夜讀書,非常用功。馬融集合學生,考論圖讖緯書,聽說鄭玄精於推算,就召他上樓,鄭玄也藉此機會,把讀書不明疑點,向馬融請教。馬融一一解說,鄭玄聽畢,請辭東歸。馬融說:「我的學問主張,也跟著他到了東方。」

    鄭玄遊學在外,十幾年方歸故鄉,家裡貧困,仍需耕種。但名聲已高,前來拜師的弟子,已有數百上千。黨錮事起,鄭玄也歸於黨人,禁錮在家。他杜門不出,勤於著述。這時,何休從今文家立場,寫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廢疾》,批評古文經學。鄭玄就寫了〈發墨守〉、〈針膏肓〉、〈起廢疾〉,從古文立場,加以反駁。何休說:「鄭玄進了我家,拿了我的武器,來打我了!」東漢之時,經學中的今文家興起,直到此時,馬融寫答北地太守劉瓖,鄭玄寫答何休,古文之學,也很昌明。

    靈帝末年,黨禁解除,大將軍何進徵召鄭玄,地方懼於何進威勢,逼鄭玄前往。何進禮數周到,鄭玄不受朝服,只穿平民衣著,見了一面,就逃走了。這時鄭玄六十歲。當時,從各地前來的有千餘人。北海相孔融,特在高密設一「鄭公鄉」,並建一大門,稱「進德門」。

    董卓握權,遷都長安,黃巾起事,寇擾山東,鄭玄避地徐州。獻帝建安元年,自徐州回高密,遇到黃巾賊數萬人,黃巾頭目見到鄭玄,無不下拜,相約不擾高密。

    鄭玄病了,想到年事已高,寫了一封給獨子益恩的信。說道:「我出身貧窮,作過小吏,喜歡讀書,游學各地,從有地位的通人,隠於民間的大儒,請教求學,熟悉六經,粗讀傳記,也探討了讖緯圖書的奧密。年過四十,才回到家鄉,由於黨錮,在家十四年。朝廷徵召,與我聯名的,有的當到了宰相。他們都是有才有德,而我只是想要:闡釋先聖的原意,整理百家的異說,可以在這方面盡力而為。接着黃巾為患,逃難回家,已年屆七十。我想把一切家事,都交給你一人。我要你努力作一個君子,容貌舉止,嚴肅謹慎,成為有道德的人。聲望名譽,是別人給你的,德行表現,則是自己立志作到的。然而,有好的聲望,也使生命有光彩,也要時時想到。我樂於學問,有點成績,不讓後人蒙羞。心中放不下的,只有親人墳墓還未修好,我寫的書,日久腐壞,要趕快傳諸其人。今天,我們不愁飢寒,還是要勤儉持家。」

    這時,大將軍袁紹在冀州,統有重兵,大會賓客。派人邀請鄭玄,鄭玄最後到達,請至上座。鄭玄「身長八尺,飲酒一斛,秀眉明目,容儀溫偉。」雖然很老,仍然很帥。袁紹手下,多才俊之士,見鄭玄不過是一個儒者,競相提問,不拘經籍。鄭玄隨口回答,大出問者意料,雖是聞所未聞,眾人無不饜服。汝南應劭問:「我是前太山太守應中遠,可以作您的弟子嗎?」鄭玄回答:「孔子門下弟子,有德行、政事、言語、文學四科,顏淵、子貢不稱自己的官職。」應劭臉都紅了。袁紹薦舉,朝廷徵召,鄭玄皆以老病,不應。

    建安五年,鄭玄夢見孔子,對他說:「起來,起來!今年歲在辰,來年歲在巳。」醒了,加以推算,知道生命已到終點。不久生病,這時,袁紹與曹操相持於官渡,袁紹命其子袁譚逼鄭玄隨軍,鄭玄不得已,帶病前往,病重而逝,年七十四,遺令薄葬,前來送葬者千餘人。

    鄭玄答門人弟子問五經的對話,弟子依《論語》作《鄭記》八篇。鄭玄作注,有《周易》、《尚書》、《毛詩》、《儀禮》、《禮記》、《論語》、《孝經》、《尚書大傳》、《中候》、《乾象歷》。又著有《天文七政篇》、《六藝論》、《毛詩譜》、《駁 許慎五經異論》、《答臨孝存周禮難》,等百餘萬言。

    鄭玄注經,力求詳盡,學者覺得囉嗦,但一般認為闡釋洽當,齊魯一帶,儒者尊信。門人為當朝大員的不少,他也拔舉人才。獨子益恩,救援孔融,為黃巾所殺。留下遺腹子,因手紋頗似乃祖,鄭玄命名小同。

    范曄在史論中寫道:「秦焚六經,文明遭殃,漢興以來,儒學復盛。時至東漢,各家競起,固執己見,互不疏通,經有數家,家有數說。章句多者,百餘萬言,學者勞而少功,後生疑而不信。鄭玄網羅各家,全面探討,盡除謬誤,加以改正,補充漏失,清楚論述,使學者知所遵循,有益學習。(按:錢穆說:此言可謂得鄭學之真趣。見氏撰〈兩漢博士家法考〉。)祖父(范曄的祖父)范寧,研讀經注,每感鄭注優長,仲尼子弟不能過也。講授生徒,必以鄭注為主。」

      經學史中的鄭玄

    我們讀了《後漢書.鄭玄傳》,知道了鄭玄的生平大概,也佩服他在學問上的努力,得到卓越成就與崇高聲譽。但是,我們看到他在經學史上的貢獻與意義嗎?似乎很少。因為這不是范曄撰述之時,必須交代的內容。於是,我們要另尋他途,看看後人在經學史的研究,給予鄭玄怎樣的地位與評價。

    皮錫瑞(1850-1908)的《經學歷史》,是瞭解經學發展最為精簡深刻的名著,作者將經學分為十期,分別是:開闢、流傳、昌明、極盛、中衰、分立、統一、變古、極衰、復盛等時代,加以論述。文辭簡要,內容豐盛,周予同詳加注釋,最便閱讀。玆將有關鄭玄經注研讀不輟的情況,略摘於下:

    東漢末年,經學中衰。「鄭君康成,以博聞彊記之才,兼高節卓行之美,著書滿家,從學盈萬。當時莫不仰望,稱伊雒以東,淮漢以北,康成一人而已。或言先儒多闕,鄭氏道備。自來經師未有若鄭君之盛者也。」(頁123) 「鄭君博學多師,今古文道通為一,見當時兩家相攻擊,意欲參合其學,自成一家之言,雖以古學為宗,亦兼采今學以附其義。學者苦其時家法繁難,見鄭君閎通博大,無所不包,眾論翕然歸之,不復舍此趨彼。」(頁131)。

    隋唐時期,經學統一。「朱子謂五經疏,《周禮》最好,《詩》、《禮記》次之,《書》、《易》為下。……《詩》、《禮》、《周禮》,皆主鄭氏,義本詳實,名物度數,疏解亦明;故於諸經正義為最優。」(頁185)

    全書最後篇章,亦可摘錄於下:「今欲簡明有用,當如《漢志》所云『存大體,玩經文』而已。……《詩》主魯、齊、韓三家遺說,參以《毛傳》、《鄭箋》。……三禮主鄭注,孔、賈疏,先考其名物制度之大而可行於今者,細碎者姑置之。……本漢人治經之法,求漢人致用之方,如《禹貢》治河,《洪範》察變之類,而兩漢人才之盛必復見於今日者,何至疑聖經為無用而以孔教為可廢哉!」(頁324)

    鄭玄注經,雖云雜揉古今,但也看到他不立門戶,擇善固執的為學態度,也是近千年鄭注不廢,成為傳統文化的重要成分,值得我們重視,進而研讀,庶幾對於傳統文化亦可有深一層的瞭解。

    讀點經書,稍知經學,認識傳統文化

    儒家經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中國政治思想史》作者蕭公權,述及幼年所受經史教育,有曰:「十四歲那年,何篤貞先生來教我們。這是我幼年讀書的重要關鍵。從清宣統初到民國三年底,五年當中,在何師教導之下,我才粗淺的認識了中國經史文學的輪廓,經驗到學而時習的快感。他認為「十三經」必須涉獵。那時我已讀過「四書」了,他教我(一)加緊熟讀「詩經」、「春秋左傳」、「禮記」、「尚書」、和「爾雅」;(二)隨後涉獵「周禮」、「儀禮」、「易經」;(三)此外「公羊傳」和「穀梁傳」在有餘力時過目一下。上列第一類的五種並不背誦全書。比較不重要的,由我翻閱一下,不去「精讀」。採取這樣速成的方式,我居然在五年之中,「讀」完了十三經。他不要我們讀「史記」、「漢書」等史學要籍,而要我們讀「綱鑑易知錄」,他教我們不必去管書中關於前代的褒貶而專注於事迹本身。在那五年中,近乎偷工減料地讀經史,給與我不少「國學」常識,後來受用不盡。」(氏著:《問學諫往錄》,頁19-20)

   錢穆、呂思勉是現代學者,對於經學均有深刻造詣。錢穆記師生二人討論經學,說道:「誠之師(呂思勉字誠之)已成名,余獲與通信,曾經為經學上今古文之問題,書問往返長函幾達十數次。各累數萬字,惜未留底,今亦不記其言之詳。惟憶誠之師謹守其鄉前輩常州派今文家之緒論,而余多方加以實疑問難。誠之師最後一書,臨了謂君學可比朱子,余則如象山,儘可有此異同。」(氏著《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頁47)

我們讀中國史,若視經學為無物,不予理睬,不知其時人們思想觀念之本源,社會價值風氣之依據,總是有所欠缺。至於個人品格之陶冶,道德之體認,經籍之功效必然高於史著,更是我們觀看過去世界之時,不應忽略的景色。

                                        2024年10月20日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閱讀好書之八: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d Order by Samuel P. Huntington 黃裕美譯 聯經 20242月二版四刷

 

    我們讀書主要為了取得知識知識又分為好些類專門的某一科目學問就有極為豐富的內容當然是重要的此外關於人的一生也有許多應該學習認知的對象例如練習深入思考培育藝術修養教導立身處世等等然而我們生活在怎樣的世界這個世界如何演變而來它的結構形態如何也是我們應該具備的知識在茫茫書海之中這類書籍應該不少但是杭廷頓的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却是一本經常為人提及雖然出版迄今已有三四十年仍然值得一讀的經典名著

    作者一開頭對這本書的結構作了簡明的交代杭廷頓說:「這本書的中心題旨在探討文化和文化定位在後冷戰世界正在塑造分合和衝突的不同形態而按最廣義的解釋文化定位就是文明定位一部分國際政治學有史以來第一次是多極的也是多元文化並存的現代化有別於西化第二部分文明的均勢正在轉變西方的相對影力正在沒落至於非西方文明一般而言則正 新肯定本身的文化價值第三部分以文明為基礎的世界秩序正在成形不同國家正凝聚於領導其文明的核心國家周遭第四部分持西方世界觀者和其他文明間的衝突升高伊斯蘭教和中國最為劇烈第五部分西方的存續有賴美國人重新肯定其西方定位而西方人也要接受文明的獨特性而非世界性以維持全球的多元文明特性。」(22

    全書從一個多極多元的文明世界揭開序幕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提及了許多大學者名字之外只有一句簡短的重點文字其中我知道一部分就把他們的名字列於下依序有威廉詹姆斯湯瑪斯孔恩法蘭西斯福山愛德華賽伊德布里辛斯基約翰米爾海默布勞岱馬克斯韋伯涂爾幹史賓洛勒索洛金湯恩比克魯伯阿夫瑞韋伯威廉麥克尼爾還有好些我不認識的大學者也就不再列出可知作者參考了豐富的有關著作提出的見解有其學術理論的依據

  作者對古代文明作了一些回顧指出當代主要文明中國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也許存在)。接著談到文明的關係先從西元1500年談起重點在於西方的興起進而贏得世界作者指出:「西方贏得世界並非靠思想價值或宗教勝人一籌因為其他文明國家因而歸順者少而又少而是靠其在運用組織暴力上的優勢西方人經常忘了這個事實但非西方人無時或忘。(63

  接著談世界文化作者的討論顯然不是站在肯定的立場且看作者寫的這樣一段話:「世界文化意味著人類在文化上的匯聚及世界各地人民越來越接受共同的價值信仰方向措施和制度更明確的說這可能意指有些事物深刻但無關宏旨有些事物很重要但沒有深度還有一些既不相干又膚淺。」(73作者又舉了一個稍嫌戲謔的例子西方文化精髓是大憲章而非大漢堡非西方人也許大啖漢堡並不代表他們接受大憲章。(76

  西方文明最早現代化似乎成了現代文明作者列出它的來源分別作了簡要的叙述依序有古文明遺澤天主教與新教歐洲語言劃分精神與俗世權威法治社會多元化代議制個人主義世界對西方文化有何反應呢作者有所描述依序為拒斥凱末爾主義改革運動作者總結如下:「現代化簡而言之不一定意味著西化非西方社會可以現代化完成現代化後未必放棄他們自己的文化全盤採取西方價值觀制度和措施誠如布勞岱所觀察認定現代化或單一文明的勝利』,可以導致數世紀來一直包含於世界偉大文明中的多數歷史文化終結這種想法是幼稚的』。相反的現代化加強自身文化並降低西方的強勢在基本的方式上世界越來越現代化但比較少西化。(102

  但是西方文明也出現了消退的樣貌作者從人口土地經濟產值和軍力各方統計數字可以看到明顯的趨勢即西方壟的時代即將過去同時西方式微和其他權力中心的興起已經促成全球本土化的進程及非西方文化的復興。(122)於是就出現了這種情況當西方勢力沒落後西方將其人權自由主義和民主的觀念強加於其他文明的力量也跟著減弱那些價值對其他文明的吸引力也跟著減少這個全球本土化的進程廣泛表現於世界上最多地方的宗教復興上尤其是亞洲和伊斯蘭國家拜經濟和人口成長之賜其文化再生最為顯著。(127於是作者以上帝的復仇為標題叙述了各地宗教復興的盛況作者從廣義說全球宗教的復興是對世俗主義道德相對論和自我放任的反動同時也是重新肯定秩序紀律工作互助和人類團結的價值。(131其中以伊斯蘭教最耀人眼目伊斯蘭復興是一種都市現象對現代化受過良好教育有專業政治和工商界建立事業的人最有吸引力在穆斯林中年輕人有宗教信仰而他們的父母不信教。(135

  文明挑戰者登上了歷史舞台作者舉馬布巴尼(kishore Mahbubani)指出英國花了58美國花了47才把個人平均產值增加一倍但日本33年就辦到了印尼更短只花了17南韓11中國只花了10他的中文名字是馬凱碩曾任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也是著名的時事評論家

  中國經濟何以發展得如此神速中國政治家和社會學家都認為弘揚儒家思想是中國進步的源頭李光耀也十分提倡儒家思想認為是新加坡成功的主因作者還提及1990年代台灣政府自稱承襲了儒家學說」,還說李登輝總統界定台灣民主化源於中國的文化傳統」。至於是否出於李登輝本心似可討論

  至於伊斯蘭復興更是規模浩瀚此時伊斯蘭教對他們而言不只是宗教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學生和知識分子固然形成伊斯蘭運動的好戰幹部和突擊隊活躍的成員主要由都市的中產階級組成絕大多數屬於各行各業受過最好教育和最聰明的年輕人包括醫生律師工程師科學家教師和公務員。(154)。中產階級的投入目標是現代化而不是西化

  於是作者寫下了如下的小結:「21世紀最初幾年非西方勢力和文化可能繼續出頭而非西方文明內部之間以及和西方民族之間將繼續衝突下去。」

  於是進入了文明新秩序的論述舉出一些國家為實例分析探討此處就不再摘要叙述再進入文明的衝突」,不同文明之間非但難以親近而且充滿敵意作者說在世界所有文明中只有西方曾對其他每個文明都產生巨大甚至破壞性的衝擊受到衝擊的非西方人怎麼看那個曾經似乎獨覇世界的西方文明呢顯然西方的普世理論中充滿明顯的例外致使西方的那套理論說辭難以讓人完全信服例如西方常說應該提倡民主但不能讓伊斯蘭基本教義派掌權伊朗和伊拉克應該接受禁止核子擴散條約以色列則不必對中國人權是個問題但對沙烏地阿伯則不是等等

  談到全球文明政治作者提出了兩個重要概念核心國家與斷層線戰爭。「核心國家指文明相同的國家之中有一個最為強大作為領袖的國家至於斷層線戰爭也與之有關指發生在不同文明的鄰國之間或在一個國家不同文明團體之間的戰爭斷層線顯然是指不同文明之間的界線這種戰爭由來已久作者說西元前五世紀希臘歷史家修昔底德所說:「在希臘文明內由於雅典權勢日增導致與斯巴達發生伯羅奔尼撒戰爭。」同樣的一部西洋文明史就是正在上升與沒落的強權之間的覇權戰爭史」。到了近代大約一個世紀內伊斯蘭由基督教的災難變成了歐洲的病夫」。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和義大利給予致命的一擊鄂圖曼帝國的土地上唯獨土耳其倖免作者又說推本溯源,「聖戰十字軍東征是兩個並行概念這兩個宗教對歷史持目的論其他文明則主張週期性或靜態的歷史觀

  今天亞洲呢作者說兩大公認危險的地點是兩個韓國與兩個中國間的衝突這都是冷戰餘緒韓國人打韓國人的可能性有但很低中國人打中國人的可能性高得多但仍然有限除非台灣宣布成為獨立的共和國雖然兩韓或兩中之間仍可能發生暴力衝突長期下來文化通性仍可削弱那種可能性作者也談到中國覇權的到來與美國的因應之道他說:「如果美國不願和中國這個覇權對抗就必須放棄其世界主義學習和這個覇權共處並忍受本身左右太平洋彼岸情勢的能力大幅消減不管走哪一條路都要付出重大的災難和風險最危險的則是美國未作清楚的選擇不曾仔細考慮是否合乎國家利益又沒準備出師奏捷的情況下莽莽撞撞與中國發生戰爭。」(312

  文明之間的衝突以斷層線戰爭的形勢出現於是世界某個地區烽火不斷人民痛苦作者以東歐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以及科索沃國之間的文明分屬基督教東正教伊斯蘭教而導致的綿連衝突戰火不熄作了頗為詳盡的叙述我讀來感到疲累不堪

  作者還為未來由於文明的衝突而導致的戰爭作了一番預測最後當然經由和談而告結束但場景之一是俄羅斯的坦克已到達北京天安門廣場作者謙稱這是天方夜譚但我們看到預測完全失準可以知道能夠準確預知未來除非你是全知全能的上帝

    還是快快讀到最後看看杭廷頓大師為我們留下什麼良言忠告大師說人類正入邁入一個不同文明必須學會和平共存互動彼此互相學習的時代它們要學習彼此的歷史和理想及藝術文化共同豐富彼此的生活。」又說:「在即將登場的紀元中文明衝突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而根據文明所建構的國際秩序則是對抗世界戰爭最有力的保障。」(438這是全書的最後一句話

    我們讀這本書對世界文明有了一個大致的認識主要是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儒家文明也許可以加上印度文明以及杭廷頓情有獨鍾的日本文明文明之間的衝突帶來國家的傷害甚至毀滅世界進步人類幸福唯有各大文明各自努力不斷充實逐步提高非但保障安全甚至得到幸福努力之道無非各大文明發揮本身的精義貢獻於人類世界

    我們住在台灣但我們是中國文化圈中的一員應該努力發揚儒家文化本書作者對儒家文化的認識仍停留在中國儒家傳統強調權威的秩序等級和團體重於個人這也造成對民主化的阻力。」(318-319的層次不知道儒家十分強調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個人精神與涵養當然這不能怪杭廷頓而是關於儒家學說的精義中國人本身的認識與闡揚仍嫌不足

    我讀的這本書列入聯經50思想系列資本論》、《的熱帶》、《柏拉圖理想國》、《康德三大批判並列雖然還收有余英時林毓生張灝漢寶德等人的著作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只有一本錢穆的孔子與論語》。我剛好書架上有讀完本書就取下一讀讀時放不下手讀完非常佩服孔子是中國文化的至聖先師,《論語是文化典籍中的典籍錢穆從兩漢以降直到清代對學者的有關著作瞭若指掌雖然非常注重朱子所注但並不囿於一說而是取各家的精華參照比對作深入淺出的闡釋

    錢穆怎麼說》?茲舉一例藉供參考。「孔子思想究竟重點何在其價值又何在竊謂孔子思想之重點與價值道德二字便是孔子所講的道德只是人們同有之一種心情同能之一種行為所謂直指人心當下即是即如忠恕便是一種道德又如愛敬也是一種道德個人人忠恕與愛敬的社會種種問題總可有辦法解決。」(189再者錢先生此書中有一章,「孔子思想與世界文化之新生」,相信深刻了解論語所述孔子思想若能推及全球亦將對新時代的世界文化有所貢獻

    杭廷頓認為國家的價值在於她的文明而文明的核心價值必然來自古聖先賢歷代仁人智者所留下的箴言典籍喜歡本書的讀友不妨也找來錢著孔子與論語一讀虛心涵泳必有所獲

 

                            劉象新推薦  202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