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5日 星期日

111學年度第一學期(2022年9月至2022年12月) 課外閱讀推薦書目

 

一、《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從達文西到桑㙮格,文藝復興到當代最詳盡的知識人文化史》The Polymath: A Cultural History from Leonardo Da Vinci to Susan Sontag By Peter Burke 賴盈滿譯

二、《他們說我是間諜──人類家和她的祕密警察監控檔案》My Life as A Spy: Investigation in a Secret File by Katherine Verdery 梁永安譯

三、《向日葵的季節》Sezon na stoneczniki by Igor T. Miecik 林蔚昀譯

四、《她的世界史──跨越邊界的女性,伊莉莎白.馬許與她的十八世紀人生》The Ordeal of Elizabeth Marsh: A Woman in World History by Linda Colley 馮奕達譯

五、《樹的韌性》Der lange Atem der Baume by Peter Wohlleben 曾鏡穎譯 


一、《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從達文西到桑㙮格,文藝復興到當代最詳盡的知識人文化史》The Polymath: A Cultural History from Leonardo Da Vinci to Susan Sontag By Peter Burke 賴盈滿譯,麥田出版,20226月。

 

這是一本有一定難度,但又是很重要的書。難度在於書中描述的主角非常之多,多到五百位。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我們從未聽聞的,這些數目不少的人物,又有一定的重要性;他們在學術文化發展,締造文明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讀了這五百位「博學者」的簡要事蹟與傑出表現,讓我們知道知識文化的進步提昇,不是少數人物的登高一呼,而是一定數量學者的群策群力;「博學者」有其一定的重要性。由於我們對於這批知識文化推手十分陌生,讀這本由文化史著名學者彼得.柏克寫的書,正是讓我們有機會補上了一門重要的課。

「博學者」指那些人?書中的定義是:「博學者是對多方主題感興趣且有深入研究的人。」也是「對學識具有百科全書般興趣的知識人。」(頁14)作者也時時借用以撤.柏林著名的譬喻「狐狸與刺蝟」來說明;狐狸指知道「許多事情」的人,刺蝟指只知道「一件大事」的人。

以下只是對各章做簡要的摘錄說明。

第一章,「東方與西方」,計有:古希臘、古羅馬、古中國、中世紀早期、伊斯蘭世界和中世紀中期。在古中國這節中,提到了沈括與《夢渓筆談》,引自傅大為教授的英文著作。伊斯蘭世界一節,述及伊本.赫勒敦的《歷史緒論》,以及它對社會學、政治學方面的貢獻。

第二章,「文藝復興人」的時代(1400-1600)。達文西是代表人物。法國史學家基內形容他「從解剖、化學、音樂、地質、即興演奏、詩歌、工程、到物理學……所有世界他都參與其中。」作者說:「多面(many sided)及通才,正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理想。」又說:「成為通才不但要具備思想能力,也需要行動能力,用當時的生動比喻來說,就是「允文允武」。(頁51

第三章,「博學怪物」時代(1600-1700)。文藝復興是「通才」時代,下一個時代便是知識掛帥時代,以通曉百科的學者為理想。博學者荷蘭人布爾哈夫說,那就是「博學怪物」的時代。這本書中列出的博學者,有九十二人生於1570年至1669年之間,生於1470年和1569年之間的只有三十九位。這個時代中,如第谷、克卜勒、伽利略,應是我們熟悉的博學者。

   作者說:「十七世紀何以是博學者的黃金時代,最重要的理由,當時出現了幾位博學怪物。這些學者縱橫各個學科,著作又廣又多,尤其想到他們必須就著燭光讀書,作品都是用鵝毛筆寫成,如此成就更令人嘆為觀止。」(頁96)作者把其中最重要的幾位,列為專節:「百科全書式博學者:阿斯特德」、「普智派博學者:康門紐斯」、「收藏家博學者:佩雷斯克」、「經院哲學家博學者:卡拉慕夷」「普智派博學者:基爾學」、「批判家博學者:貝爾」讀到這裡,您認得哪一位?我是一位都不認識,而且從未聽過。還好,最後出場的這位,我認得:「集大成博學者萊布尼玆」。當年的萊布尼玆不僅是哲學家,同時是數學家、神學家和語言學家。他還是史學家、法學家、政治作家、中國專家,甚至自稱為中國相關知識的一人情報站。(頁110

十七世紀何以成為博學者的黃金年代?作者認為原因有三:一、當時歐洲一方面擺脫了傳統對好奇心的質疑,一方面又不必面對繼之而來的知識分工,因而得以呼吸自由的空氣。二、歐洲人持續發現新大陸,加上和亞、非兩洲互動增加,強烈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三、不同國家,不同信仰的學者可以書信往來。十七世紀歐洲郵務網絡密度大增,這場通訊革命,使得學者的個人網絡隨之擴張。

第四章,「文人」時代(1700-1850)。十八世紀初,知識環境發生了改變,有的「博學怪物」,聲望不再,人們對其學識起了疑心,很有「不懂裝懂」的嫌疑。有志成為博學者,往往被認為不自量力。有些人患了「達文西症侯群」,因為達文西以虎頭蛇尾著稱,他基本上是刺蝟,眼光獨到,能看見不同知識間的關聯,但現實中却是狐貍,四處分散注意力。

於是,新的理想取而代之,成為十八至十九世紀初期的主流,這個新理想的實踐者是「文人」,也就是知書達禮之士。他們不會刻意賣弄,只有在沙龍或用方言寫給讀書人看的論文裡,才會展露自己的學識。十八世紀藝文刊物有如雨後春筍,大眾要求以愉悅的方式獲取知識,枯燥的分析只會令他們厭煩。伏爾泰當然是傳播愉悅知識的大師,這些刊物打造了新的大眾,讓文人(man of letters)成為可能。至於「文人」應作何解,可以說除了寫詩、戱劇和小說之外,也對人文學科有貢獻,並對自然科學有興趣。

全章的小節有:「法國啟蒙運動」,伏爾泰之外,孟德斯鳩、狄德羅,都很有名,狄德羅是《百科全書》的編輯。「蘇格蘭啟蒙運動」的重要人物:休謨、亞當.斯密,學識也都廣博。「英格蘭啟蒙運動」,約翰生是文化兼博學的代表,他是《英語詞典》的編者,可見腹笥甚廣。「從西班牙到俄羅斯」,其中提到義大利學者維柯,是我們熟悉的,他的《新科學》涉及哲學、語文、文學與法律。他自封是歷史學的伽利略、牛頓,他的目的是提供一門新科學的基本原理。(頁162)「新世界」,述及富蘭克林和傑佛遜。「英國」,我只知道柯立芝,其他就不認識。「德國」,赫德與洪堡兄弟都曾聽聞,但是最有名的當屬歌德。歌德是公認的偉大作家,他自認是學者兼科學家。他通拉丁文、希臘文、法文、義大利文和英文,又研究希伯來文和阿拉伯文。接著是:「體系䢖構者」、「文人的存續」、「英國評論家」、「新女文人」,談到喬治.愛略特,她也是一位博學者。「科學家」、「德國科學家」、「英國科學家」,最後一節「步向新危機」,隨著知識量逐步增加,知識分工的想法和作法漸次出現,專門化也就不可避免。在英國,各種學會紛紛成立,皇學學會的會長作了非常生動的比喻:「我可以預見這些新興學會終將剝光皇家學會,讓這位老婦人一絲不卦。」

第五章,「領域化」時代(1850-2000)。我們也可以從這一章各節的標題看出,作者大概要寫什麼內容。總之,十九世紀,批評博學者的貪多務得,更是常見。節次為:「博學進入逆境」、「超載」,一位英國學者夢中見到家門外,一輛又一輛的推車與馬車,不停裝滿一落又一落的書本,說明此時人們心中的焦慮。「專門化」、「機構分家」、「博物館、學會與大會」、「期刊」、「兩種文化」,這裡指的是C.P. Snow那場知名的,也是聲名狼藉的演講。「團隊合作」、「大學科系化」、「闡明『專門化』」、「專門化成為問題」、「博學者逆境求生」、「被動博學者」,這裡舉了波赫士的例子,很有趣。他年輕時到國家圖書館,因為太害羞,不敢請館員拿書,只能從書架上拿一冊《大英百科全書》慢慢閱讀,後來,百科全書成了他的愛人,他不僅讀,而且寫,那就是他談十七世紀英國博學者威爾金斯虛構的那本中國百科全書。「評論家」,這節提到博學者成為文化評論家,介紹的六位人物:懷金格、賈塞特、威爾森、史坦納、桑塔格和艾可。這六位,我非但認得,也有他們的書。其中桑塔格作為與達文西同為劃時代的人物,作者之重視可見。桑塔格擁有一萬本書,朋友形容她:「知識世界的馬拉松選手,總是想盡辦法縮短時間。」她承認自己「沈迷」於散文寫作,就像她從來菸不離手。「叢集博學者」,提到了傅柯。「新學科」、「社會科學」、「社會學」,不會忘了大名鼎鼎的涂爾幹。「心理學」,當然少不了佛洛伊德。「人類學」、「計算機科學」,談到四位才智過人的博學者:維納、馮紐曼、夏農和圖靈。「一般系統論」、「符號學」、「六位歷時博學者」,其中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作者李約瑟(Joseph Needham)。「巨人或不懂裝懂?」

第六章.「群像」,作者說:博學是一群特別的人呢?是什麼激勵或驅使他們走上了這條路?我們試著找出這個群組的普遍特徵,總結前幾章的分析,加以綜合。但這只是嘗試性的,欠缺系統研究,也沒有他們早年生涯的記錄。這裡也把小節的題記下,可以推知大概的內容。「好奇心」、「專注力」、「記性」、「速度」、「想像力」、「精力」、「坐不住」、「工作」、「衡量時間」、「競爭」、玩樂」、「狐狸與刺蝟」、「達文西症候群」。

第七章,「產地」,作者說:博學者有他的特質需要從文化或社會的角度來解釋,包括早期的地理和社會環境,以及後來成為學者自己找到的棲身之所。依前例,這裡只列小節的標題。「工作倫理」、「范伯崙問題」,談的是猶太博學者的問題,「教育」、「獨立」、「空檔」、「家庭」、「人際網絡」、「宮廷與贊助」、「中學與大學」、「學科」、「圖書館與博物館」、「百科全書與期刊」、「合作」。

第八章,「跨學科時代」,作者說:隨著「獨行俠」在知識領域越來越難生存,我們必須將目光投向一群人集體跨越單一學科而做出的成就。這裡的「集體」是一小群學者,也可能是為了特定目標設立的機構。我還是把各節的標題列舉於下:「非正式社群」、「統一知識的理論與實務」、「大學的跨學科研究」、「通識教有」、政府的角色」、「區域研究」、「新大學」、「期刊與研究機構」、「跨學科史」、「激進與溫和」。

尾聲:「迎向第三波危機」,作者說:我們來到了數位時代。他問一個問題:「博學者會繼續繁衍,還是即將滅絕?」目前在世的博學者,都是生於1928年之前。1950年之後人數減少,可能是個警訊。但他接著寫下了全書最後一段文字,記於下:

新挑戰需要新策略,因此我們如果夠樂觀,就應該將希望奇託給數位時代。總之,替博學者寫輓歌還為時過早。幸好如此,因為以目前的知識分工,我們仍需要通才,好讓我們看見十七世紀巴羅所謂的「萬物的關聯與觀念的相互依賴」。就像萊布尼玆說的:「世人需要全才,因為連結萬物者能以一當十。」在這個專門化的時代,我們比過往更需要這樣的人才。

作者如何回答上文的那個問題,請您想一想。

 

這是一本奇特的書,讀的時候覺得很有意思,讀過之後,印象很好。但回想一下,得到什麼,大概還是那十分模糊的好印象。除了原來認識的人物,新見到約四百位學識廣博的大學者,却一個也沒留在心中。作者盡力安排,已經很費工夫,很不容易,太多的內容,却要壓縮在有限的篇幅中,也只有略略提及而已。所以,儘管不是一本有趣的書,如果您想多了解一點西方知識文化的進程,仍是很值得花點工夫,從頭到尾,觀看一遍。

我初拿到此書,對於副題,感到驚訝,蘇珊.桑塔格有這麼高的地位嗎?可以與達文西分庭抗禮嗎?想到書架上有一本她的《反對闡釋》,是上海譯文出版的簡體本。趁著暑假,拿下來看了一遍,十分佩服。文章都是28歲到32歲時寫的,真是天才手筆。學識淵博,思慮細密之外,她的論斷十分高明,關懷讓人感動,當然有其一深度,也不是容易讀的書。

最後,再強調一下,《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不是一本有趣的書,因為作者不是在講故事,這樣的內容,也沒法講故事。所以,如果要買這本書來看,先要好好想一想。

                                 陳冠華推薦  2022923日記

 

 


二、《他們說我是間諜──人類家和她的祕密警察監控檔案》My Life as A Spy: Investigation in a Secret File by Katherine Verdery 梁永安譯,衛城 20226月。

 

二十世紀冷戰間,北大西洋公約與華沙公約嚴峻對立。這時,鐵幕深垂,西方學者想要進入對方任何一國進行學術研究,都難免不視為刺探情報的間諜,對於已獲入境的任何一人,都將嚴密監控。其實,華沙公約國的學者到美國做研究,CIA即美國中央情報局也不會放過,這是本書作者說的,或許只有緊鬆之別。

本書作者以當時華沙公約國羅馬尼亞為研究對象,撰寫民族誌為博士論文。於是,自1973年至1989年,陸陸續續在該國從事訪談調查等田野工作。她在祕密警察的檔案中稱為「薇拉」,我們這裡就以薇拉稱她。她初到羅馬尼亞,買了摩托車,無意間闖入樹有「外國人不得進入」牌子的軍事地區,於是薇位是間諜有了證據,就有人緊跟著她了。至於新來乍到的感覺如何?她寫道:「雖然田野工作經常很困難,一般時候我却覺得它令人振奮,我就像許多遠離家鄉的外國人般,會做一些平常人不會做的事,有一些平常不會有的感知。我會帶著一顆孩子的心去接近別人,對一個又一個人感到癡迷,情感界線變得比平常薄弱,我培養出一個『內在羅馬尼亞人』,她喜歡越過界線,以平常禁止自己越界的方式。田野情境中有些成分讓我比平常更容接受別人,就像別人顯然也更容易接受我。」(頁71

    這本書,寫了她要說的故事,故事的基調正如她所說:「我會講述一個未經世故的年輕學者,最初是如何體驗共產主義的羅馬尼亞,如何試圖在一個充滿祕密和揑造的地方進行研究;會講述她在最剛開始與保密的文化和機制之間的糾葛,如何影響接下來和更後來的工作方向。漸漸地,她看出她並不是一個獨行俠式的研究者,而是總有一個祕密身影尾隨著她,設法破壞她建立的信賴關係,設法揭發她的祕密──一如她嘗試要揭發共產主義國家生活的祕密。」(頁75

薇位為什麼會選擇羅馬尼亞?有一次看東歐大地圖,她覺得如果能到這個地方看看,一定很有意思;而當時羅馬尼亞較為開放,可以接納美國學者來做研究。當然,羅馬尼亞也有規定,任何人與外國人談過話,都要報告,也就成了國安局的線民。

薇位形容她的研究除了上述的「雙向刺探」,還有第三個方向,她說:「村民對我的刺探,他們有些人是為了向國安局報告而接近我,有些則是為了多知道一點鄰居還不知道的事並以此為樂。……簡言之,每個人都在用不同的方法,為了不同的目的而蒐集資訊。人類學家本來就常被置於這種檢視之下──雖然不常是受到監察的檢視。我當時對這種檢視毫無所知 。」(頁122)當然,她也頗有收獲,她想知道深藏在羅馬尼亞社會是否平等。因為她在大學研究所課程讀了大量關於社會階層的論文,她從所住的村民中得知怎樣評論彼此的等級,因而證明二十五年的社會主義並未創造出一個平等無差別的「無產階級社會」。

另外,書中還有頗為獨特的一小節:「田野工作中的性愛」,用她自己的話:「我成長於1960年代,我在美國的性生活頗為活躍,但在羅馬尼亞更是如此。雖然現在我認為當時我的性活動大多不是好主意,我不推薦田野工作這樣做,但它代表一種的自我認同回應田野社會的關係。自然,對我的性生活最感興趣的是國安局,而他們很早就有機會窺探到這一點。」(頁158)這樣的表白,大概是其他人類學著作中很少見到的。

薇拉在羅馬尼亞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逃不開監視者的眼睛,都記錄在國安局的檔案中。1990年代,蘇(聯)東(歐)波(蘭)解體,羅馬尼亞西奧塞古共產政權垮台,新政府公開了國安局檔案。薇拉看到每一個到訪羅馬尼亞的西方學者,都有一疊厚厚的檔案,而她的檔案分量尤其可觀。那是她在羅馬尼亞時日甚久,活動頗多,可以見到事情不少,故事亦多,構成了本書的最大部分內容。薇拉觀看後的感受,書中多有著墨,不論是有關的評述,或事後的追憶,也都精彩可讀。

為什麼幾乎認識的人都去告密?平日十分親近,應該可以信任的人也去告密?她的解釋是:「告密在羅馬尼亞是社會性的,成為一位線民不完全取決於個人勇敢或懦弱的決定。指控某人因為懦弱而答應成為線民,是預設了他是一個憑良心做事的獨立個體。並且必須為自己決定全權負責。但當時的社會單位是社會連結面非個人時,這個假設就時法成立。國安局如此強烈要求線民保密,或許就是反映羅馬尼亞人強烈的社會性,否則他們會輕易把國安局的神祕屏幕揭開。」(頁426)後來,薇拉也拜訪了負責監控她的祕密警察,書中也有動人的描述。

全書尾聲,201310月的某一天,作者在初訪的村莊,辦了一場宴會,紀念四十年前第一次抵達。名單上有二十三位客人,有幫助最多的人,也有他們長大了的孩子,都是作者最珍視的朋友。作者在宴會中想到:「我想起我和這個國家長期聯繫所獲的東西,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對人際連結的價值有了無比豐富的領略。這些長久的連結讓人有滿足感,和我在美國的生活形成強烈的反差----我在美國的人際連結因為我一再的遷移而四分五裂。」(頁514)作者在全書的最後一段,寫道:

我並沒有因為探索過國安局和它在羅馬尼亞共產政權中的地位,而感到志得意滿。相反的,我認為我幾乎還沒開始辨別它在暗影中潛藏的事物。那些暗影是打造國家的典型素材,而國安局和它的後繼者是打造國家的佼佼者。隨著全球政治經濟的轉化,打造國家向量(vectors)將會隨之變化,並從中衍生出愈來愈多不同的自我,愈來愈多分身和謎團。透過研究國安局檔案來探照此種過程,我希望不僅能闡明羅馬尼亞社會主義是如何運作,還能解析新型態的治國術(statecraft)是如何運作。這種治國術揚言要透過愈發嚴密的監控,來保障國家更大安全,而它如今正蔓延至全世界。

讀完全書,感到精彩之外,再多說幾句。

首先、著名的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說的一句話:「要理解一個地區的精神特質,最可靠和最完美的工具就是我們自己的情感反應,我們需要的只是能對它訓練有素地利用。」作者把這句話,置於第二章 1980年代:敵人的許多張面目」的引言。這句話非但人類學家要記住,對於學習歷史,也很有啟發。

其次、本書書背,記有美國人類學家露絲.哈貝爾說的話。提及:這是一本自我民族誌與歷史的混合體,讀來縈繞心頭又深具原創性,本書必成為人類學的經典。

第三、這是一本好看的書,其中有許多故事,作者匠心的安排,可以讓人手不釋卷地看下去。

                              陳冠華推薦  2022107日記

 

 




三、《向日葵的季節》Sezon na stoneczniki by Igor T. Miecik 林蔚昀譯 衛城

    20179

 

2022224日,俄羅斯揮軍進攻烏克蘭,為今天仍然熾烈進行,未見停息的俄烏戰爭揭開帷幕。問題是:為什麼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俄羅斯聲言,為了國家安全,烏克蘭決不可以加入北大西公約;而北約各國則對烏克蘭加入表示歡迎。烏克蘭呢?總統由於境外存款的醜聞,為了轉移焦點,積極表態加入。於是,俄國進軍,西方各國紛紛支援烏克蘭,抵抗侵略。這樣的解釋大致無誤,只是事情這麼簡單嗎?最重要的是,我們對於今天的烏克蘭有多少認識?其實少得可憐。而烏克蘭之所以陷入此一境地,必然與其本身的情況密切相關。所以,我們想要了解今天俄烏戰爭,必須先認識戰前的烏克蘭是一個怎樣的國家。至少,在2014年,烏克蘭已處於內戰狀態,只是限於東部頓巴斯而已。然而,烏克蘭人都知道那裡有戰爭,也就是反俄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與親俄的分裂主義者之間的戰爭。說實話,今年二月俄烏戰爭發生之前,我們對於烏克蘭國內已有戰爭這件事,可說一無所知。所以,我們需要補課,補課最好的方法,就是讀書,我覺得《向日葵的季節》是值得我們一讀的好書。

本書作者梅奇克,波蘭記者,或說是報導文學作家。他的外婆生了三個女兒,分別嫁給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波蘭人。本書作者在第一頁,寫道:

「去找我姊姊。」母親說。「答應我,如果你到烏克蘭,你會找到我們的家人。我希望你回來告訴我,那裡發生了什麼事,答應我!」「我答應你!」

「我只剰下這個。」母親把一本包著皮革的老相簿交給我,還有一個泛黃,破碎信件的信封,以及一把鑰匙。

作者怎麼寫這一趟旅程的所見所聞呢?書後附錄他與中文譯者林蔚昀的談話中說道:「在這本書中,我把它集中在一個家族的命運。我們可以把過去二十五年來,或者更久,烏克蘭國家的命運和歷史的命運濃縮成一個家族的命運,藉此去強調社會的分隔和政治的分隔。在烏克蘭,命運的發展經常會把一個家搞得四分五裂,比如說,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家庭中,一對兄弟中的其中之一拿起武器和分裂主義者並肩作戰,另一個則加入烏克蘭軍隊的陣營。我認為把這些細節拿到作品中,將它打造、擴充成關於整個國家,以及這個國家當代史的故事,是很吸引人,並且是很有效的寫作手法。」

我們可以知道,作者必然寫了很多「細節」,也就是許許多多的小故事,每一個小故事,都有一定分量,都可以細加玩味,於是,捨不得割棄,就寫了下來。

作者離開波蘭,先到利沃夫,這座原屬波蘭,二戰後割給蘇聯的城市。作者記錄了一些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的言論與作為,他們反俄羅斯的態度與立場,根基於文化認同歧異。

作者的父母親都是莫斯科國立大學的學生,當他的父親無法再留在莫斯科,兩人結婚,回到波蘭。作者阿姨的女兒瑪麗雅是家族中唯一回到頓巴斯,唯一陪在外婆身旁的家人。也是他媽媽要他去找的人,因為媽媽最關心她,最擔心她的命運。書中提到了被俄羅斯併吞的克里米亞,作者舉出一部黑道火拼的電影「強盜克里米亞」,結束後有一段加上去的字幕,告訴我們當時最重要的主角是誰,以及他們的現況。電影原著的作者寫道:「這份名單描繪出今日克里米亞的黑暗現實。這裡頭的某些人和他們的手下很早以前就死了,那些活下來的人,把運動褲換成名貴西裝,手槍換成平板電腦。他們賺到了錢,也賺到了議員的豁免權。就是這些人,今天在統治克里米亞。我們叫他們『肥貓黨』,他們是最後才開槍的那群人。」(頁81

克里米亞如此,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每一地方幾乎都如此,都出現了奇奇怪怪的亂象。頭腦最好,膽子最大,品行最壞的人,都找到獲得最大利益的機會。當然,那是不法的,更是不道德的。相對之下,勤奮工作的人,一時發展得不錯,生活也大有改善,財富逐漸增加,也就成了黑道覬覦的對象。如果你不乖乖交出錢財,滿足邪惡勢力的勒索,下場必然悽慘。作者的表兄帕威爾的遭遇,就是一場悲劇。

2014年,基輔獨立廣場革命,已將親俄的總統亞努科維奇趕下台。但廣場仍然聚集了一些人,放滿了路障,周邊搭滿了帳蓬,他們在抗議,已經好一段日子了,怎麼還不散去?因為目的還未達到,而且,不想回去。正如一位抗議者,他有回去的理由,他的妻子和孩子在等他,還有他的農莊和公司。他必須回去,銀行還有貸款要付;他不願回去,他說:「我知道,我要回去的世界並沒有比我當時離開的世界好多少。」他又說:「在這裡,至少還可以做一點夢。」怎樣的夢?一小群人鼓噪咆哮著說:「我們為什麼設下這些路障?這裡的人都白白犧牲了。我們被貪腐壓得喘不過氣,這是我們祖國最大的不幸,掃除貪腐明明是獨立廣場人們最熱切的渴望之一啊!」(頁108)這個世界顯然沒有變得更好。

書中有一章「志願軍」,提及了我們最近才知道的「亞速營」,其實最早的是「第聶伯一營」,還有:愛爾達營、基輔營、頓巴斯營和斯沃博達烏克蘭營,都是所謂的志願軍。作者述及世界級的巧克力大王,產品輸出至美國與日本,也曾担任過烏克蘭總統的波洛申科。波洛申科如何發迹?書中有一段:「波洛申科安排了複雜的、一連串以物易物的機制,他把金屬板拿去和車厰換車,而提供他金屬板的工厰,他則給他們煉鋼厰的鎳。煉鋼厰得到煤炭做為報酬,而煤礦則得到車。最後,波洛申科手上還剩下一半的車,可以用市價賣掉。帝國就是如此成長的----先開了一家公司,然後第二家,第三家,最後是集團。(頁193)其實,蘇聯解體後的「寡頭」,無不是用類似的手法,擁有巨大財富。

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作者見到了表哥帕威爾的兒子瓦丁,已是一名大律師,也從事房地產,蓋高級公寓等,當然,他身後有一個重量級的「寡頭」。

瓦丁對表舅說:「我是烏克蘭人,我的外婆嘉拉,也就是你的姨媽,是俄羅斯人,我爸爸一直認為他是俄羅斯人,我媽媽娜塔莎也是,而我是烏克蘭人,不管怎樣,我是這個國家的公民。」瓦丁可以說烏克蘭語,寫烏克蘭文,他說:「我們這裡,能用什麼語言並不重要。隨便打開電視的任何一個頻道,你會看到主持人用烏克蘭語發間,來賓用俄語回答,或者兩個政治人物用兩種語言討論問題。我不知道世界上有沒有第二個國家像我們這樣。」瓦丁又說:「如果頓巴斯的人背離了烏克蘭,他們不是因為政治的理由,而是因為經濟因素。過去二十五年,也就是從烏克蘭獨立建國起,頓巴斯的人們一直處在貧困邊緣,當一個人沒有任東西可以失去,他們就會拿起武器。」(頁205

頓巴斯曾經有許多煤礦,產量甚豐。但是由於石油和天然氣的開採採取代了燃煤的需求,礦坑逐漸敗壞,設備殘缺不再修補。礦工收入減少,甚至失業。為了生活,礦工成群結隊往基輔抗爭,也是無濟於事,國營礦坑只有走上關閉一途。但是,私人礦坑却是好生意,而且是大生意。只是私人經營礦坑,一定要有送錢的門路,老闆送到真正有權勢的老大手中才行。作者認識一位私人礦坑的擁有者,他的保護費,戰爭之前,交給烏克蘭國會頓巴斯地區的議員,戰爭開始,同一個人成了分裂主義成立的共和國國會議長。他對作者說:「雖然有戰爭,但幸運的是,老大還是同一個。還好,頓巴斯還算是有一點秩序的。」

作者來到外婆居住的城市康士坦丁諾夫卡,來到外婆家,按電鈴無人回應,用鑰匙打開了大門,離上次來此已是二十年了。作者寫道:「好奇怪,什麼都沒有改變,牆上掛著東方風情的土庫曼掛毯,立在木頭腳上的老電視機,還有勝家縫紉機,在牆櫃上有書,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短篇小說集,還有布爾科加夫的《大師與瑪格麗特》,我就是用這些書學習閱讀俄文。」

作者來到表姊夫居住的農舍,表姊呢?「瑪麗亞去了俄羅斯的克拉斯諾達爾,已經走了三個月了。她在那些強盜佔領城市時就走了,她說受夠了!然後就走了了。兒了們也是。我留下來,我的老母親很虛弱,快九十一歲了,躺在市立醫院,哪兒都不能去。」作者寫道:「可憐的瑪麗亞,莫斯科大學歷史學博士,康斯坦丁諾夫卡博物館策展人。有著黑髮和黑眼睛的哥薩克美女,照顧羊和馬鈴薯,手裡拿著桶子和鏟子,……她在這裡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啊!」

康士坦丁諾夫卡,這個城市已經毀滅了,不是因為戰爭,這是頓巴斯的鬼城之一,被貧窮和失業擊潰,看不到未來。昔日的電影院、文化中心、模型中心、甚至是舞廳、游泳池全都廢棄了。摩天輪剰下了一半,只是扭曲的廢鐵。作者小時候來過,但他的感覺是:「我什麼都認不出來,時間沒有停滯,也沒有倒退。」

應該到結束的時刻了,還是用作者自己的話吧。與林蔚昀對談的附錄中,作者說道:「這故事一面是家族故事,一方面是2013年前烏克蘭的故事。如果有人不知道烏克蘭的法庭、商界有多腐敗,還有在烏克蘭生活多麼不容易,還以為烏克蘭是正常國家。然而,烏克蘭的故事被這場戰爭殘忍地打斷了。老實說我不認為這個國家能在十幾年二十年內恢復元氣,它的未來發展總是充滿憂愁和痛苦。在我看過了烏克蘭,我得說,我能告訴我媽媽的故事,真的不是什麼樂觀正向的故事,而是很悲傷的。」請注意,這段話是在2017年之前,其中提到的「戰爭」,絕不是2022年的俄烏戰爭。

幾點隨想:

第一、我們廣泛閱讀的目的之一,是認識這個世界。今天的世界大事是俄烏戰爭,我們有瞭解烏克蘭這個國家的必要。烏克蘭天然條件不差,土地肥沃,礦產豐富,但它是歐洲人均GDP最低,也就是最窮的國家。為什麼?獨立廣場不願散去的群眾,已告訴我們答案了。

第二、     作者寫了很多細節,講了很多故事,在這小篇「讀後」中,基本上

都未提及,也就是要知悉書中豐富的內容,動人的故事,還請閱讀原書,這篇讀後,不過只是簡單的引言而已。

第三、我想起了兩本書,諾貝爾獎得主,白俄作家亞列賽維奇的《二手時間》或譯作《二手時代》,這是講蘇聯解體之後情況的書,本書的背景相同,可以相互參照。另一本也是對今天俄烏戰爭背景了解有所幫助的書《血色大地》,這是一本得獎的歷史著作,但我讀來辛苦,一大堆數字,見不到故事。我的感覺是今天的歷史學者,已經寫不出動人的篇章,還是讀記者,或記實文學作家寫的書吧。 

見於《他們說我是間謀》書背的「延伸閱讀」  20221022日記

 

 

 


四、《她的世界史──跨越邊界的女性,伊莉莎白.馬許與她的十八世紀人生》The Ordeal of Elizabeth Marsh: A Woman in World History by Linda Colley 馮奕達譯,衛城,20222月。

 

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但不是過去所有的事都是歷史,而是只有「大事」才是歷史。什麼事才算大事呢?那就是具有影響的事,才稱得上大事。這樣的理解是關於「歷史」的基本認知,沒有錯。但是,過去曾有的許多小事件、小人物,都沒有意義嗎?都不需要有所認識嗎?想想也覺得有點不捨,似乎缺少了什麼。於是,就有歷史學者寫些無足輕重的小人物,刻畫他們生活的環境與情景,呈現出有別於大人物、大叙事的另一種過去世界的風貌,也就有了「微觀史學」的稱號。微觀史學的作品,在方法上顯然以描述為主,而且筆帶感情,不同於強調論證分析,理性思考的史學論著。史景遷的一些著作受到歡迎,反映人們對於過去世界小人物的處境與表現,也有觀看了解的濃厚興趣。本書2007年獲得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的殊榮,可知必是一本普受讚賞的好書,也是微觀史學的傑作。

小人物的故事不易書寫,主要是資料有限,不要說檔案文件,就是書信日記,也很稀有。如何着手呢?不妨從他周邊事物寫起,向外擴充,詳加刻畫,所接觸的事物儘管不多,但其背景往往可以聯及當時的世界大勢,不論是強國爭霸,貿易往來,文化傳播等,都大有可以一述的地方。也就是說,小人物身旁的事物,展現在他的人生舞台上,豐富了演出的內容,也足以讓人盡情觀賞。

伊莉莎白.馬許的故事,從她父親米爾伯恩.馬許於1732年到牙買加說起。本書撰者林達.柯利先描述了作為奴隸貿易要地的牙買加特有面貌,又對米爾伯恩的職業,軍艦上「木工長」的重要性仔細說明。當然也提及了伊莉莎白的母親。這對夫妻知道將有孩子,如同牙買加白人普遍感到沒有明天的不安,決定回到英國,他們到了朴茨茅斯,伊莉莎白就在這裡生活了十九年。當時朴茨茅斯是一座怎樣的城市,作者有所描繪。伊莉莎白繼承了父母傳給她的健康與美貌,家中另一位人物,對她一生頗有影響,就是事業上頗為成功的叔叔喬治.馬許。

1755年,由於喬治.馬許的關係,米爾伯恩謀得了一個年薪大增三倍的職位──梅諾卡馬翁港海軍高級職員。梅諾卡是地中海的一個小島,也是法國及西班牙的眼中釘。當法西聯軍圍功之時,馬許一家逃到了直布羅陀,伊莉莎白再單身從由里斯本回國。她搭上一艘小商船,與其他十幾艘商船在軍艦護衛下啟航。由於大霧,船團失散,等到霧消,眼前出現了一艘摩洛哥的戰艦,她所搭乘的「安」號,也就被摩爾人擄走。於是,伊莉莎白就到了掌握摩洛哥的代理蘇丹西底.默罕穆得的宮中。從上岸至見到這位代理蘇丹,路上用了好幾天,林達寫道:「走過這一程的,她不是第一位歐洲女性,但她是第一個用英語詳細描述摩洛哥的女性。」她謊稱是同船詹姆斯.克里斯普的妻子,以至未被代理蘇丹留在宮中。書中也寫到了兩位被擄的西方單身女子,却有很不同的際遇,但都改宗伊斯蘭教。還有,這位代理蘇丹,似乎給伊莎白相當不錯的印象。

摩洛哥被擄事件却讓伊莉莎白與未婚夫陶利艦長的婚約無法保住,她也就假戲真做,嫁了詹姆斯.克里斯普。詹姆斯出身商人世家,他們到各地尋覓商機。1670年,伊利斯.克里斯普是第一個到台灣的不列顛商人,還見到了鄭經,打算建立永久商館,但不幸遭遇海難喪身。作者也儘可能描述克里斯普家族的貿易路線與事業版圖。他寫道:詹姆斯肯定出生於不列顛境外,是一個文化上的混血兒,能運用多種語言,也有旺盛的冒險精神。這一切的特質,讓他在繁重紛亂的國際貿易以及瞬息萬變的國際關係中大起大落。當報刊登出詹姆斯.克里斯普破產消息時,伊莉莎白真是情何以堪,只有感到需要恢復名譽,最終建立自己的名聲。她要把這個貨真價實的悲劇,決心講出來,於是提筆寫作。

伊莉莎白.馬許寫了一本名為《女俘虜》的書,1769年出版,薄薄二冊,售價五先令,大概發行七百五十套,很快售完,沒有再版。1770年代初已很少見到,今天僅存一本。林達.柯利說:「這本書與許多遊記之類的書不同,相當奇特,文筆彆扭,甚至讓人驚嚇。但在地理與觀察上都開創了新例,同時代的讀者也依稀看到這點。」林達.柯利還舉出同類作品,略作介紹,相形之下,《女俘虜》就不以文字見長,不能列入文學作品之林。

伊莉莎白此書,亮點固然是摩洛哥景色與代理蘇丹宮廷所見。但也不止於此,她當時與父母住在查坦的造船廠,似乎也成了環境的俘虜。當然,在感情上,她表達了對四個男人的情愫。除了夫婿詹姆斯.克里斯普,分別是離開梅諾卡時,滿懷期待與未婚夫陶利艦長聚首。在摩洛哥時,「那位柏柏里經商的旅人約翰.庫厄特,他的愉快陪伴,可親的儀態與美妙的歌聲。」她以更多的細節,「描述庫厄特對她的喜愛」。至於代理蘇丹,林達.柯利寫道:「她形容他的長相與體格,他穿戴的不同衣物與珠寶,他的聲音,他碰過的東西,他怎麼走動和坐下,以及他週圍的陳設。而且,比起詹姆斯.克里斯普、約翰.庫厄特,甚至那位婚事告吹的未婚夫,她寫到代理蘇丹在場時,表達了更多心動,只不過極為迂迴,讓人很容易忽略她其實承認動心。」(頁235

1770年,伊莉莎白三十五歲,帶了女兒,搭船到印度與丈夫會合,兒子留在查坦,給外公、外婆照顧。林達.柯利引用約翰.伯格的話:「一個人所作過的遷徙決定,通常浸潤著歷史的必然性,但是他自己或是他遇到的所有人卻對此一無所知。」伊莉莎白.馬許的情況,多少正是如此。

伊莉莎白到了印度達卡,詹姆斯的事業做得不錯。沒多久,她病了,想要去一個可以休養的地方。於是,她離開達卡,踏上了長達十八個月的旅程。她留下了內容豐富的日記,可以看到東印度公司的軍力與政治力量的強大,創造出由西方主宰的世界,也是迄今為止,在次大陸上最了不起的探索之行,並將之記錄下來。

伊莉莎白十八個月的東印度漫長旅程,始終有一位年輕的喬治.史密斯上尉陪伴。這位史上尉究竟是怎樣的背景,與當時有權勢的史密斯家族有關嗎?還是她為此人,在日記中取了一個最普通的名字?難以考定,她稱喬治是「表親」。但是兩人朝夕相處,情意滋生也不意外。到了必須分手的時候,她寫下:「痛苦的時刻,我分別了最最親愛的表親,他往甘賈姆,我往加爾各答,有好幾個小時,我的整個靈魂深深陷入憂傷之中。」至於她的克里斯普先生,從送她上船出發,到日記的最後一頁,均未提及。

日記內容主要是西方人士的名種活動,林達.柯利也就增添事例,加以詮釋。至於印度豐富多采的傳統文化,例如廟會、祭祀等等,她也在友人帶領下觀看,但也只有表面的印象,無法體會印度宗教文化的精深之處。何以如此?林達.柯利以為,由於關於次大陸的幾本知識分子人手一冊的權威著作,她似乎未曾寓目,其他的昂貴博學著作,她也未曾觸及。「無知還是她最大的障礙。」

伊莉莎白.馬許的故事,已進入了尾聲。詹姆斯.克里斯普一心做個自由貿易商人,也是他人眼中的投機商人。他不耐東印度公司的官僚約束,到了十八世紀後期,整個世界都發生變動,他不論在製賣食塩,或紡織生意,都遇到嚴重挫折,經濟情況惡化。伊莉莎白非但無力援助,還要時時注意,不要把錢流進他的賬戶。例如,她父親過世,遺產值五千英鎊,以今天購買力來說,值五十萬英鎊。而半個世紀前,他的母親從父親那裡得到的,只有五先令。但米爾伯恩.馬許沒錢留給伊莉莎白,因為依法將為詹姆斯所有,而是直接給了外孫女伊莉莎白.瑪麗亞。瑪麗亞後來嫁給喬治.謝伊,正是伊莉莎白.馬許一心要捉住的乘龍快婿。

詹姆斯.克里斯普也不久人世。他又破產了,照顧他的人,是兒子伯瑞許.克里斯普。這個十歲時送往波斯學習語文,掌握良好的外語能力,受到上司器重的年輕人,完成了送父親最後一程的任務。

林達.柯利用了相當篇幅,叙述當時西方世界的情勢。由於美國獨立引起的國際關係發展,進而影響到貿易的進行。另一方面,印度統治者英國人的社會生活,人們之間交際應酬,一直是撰者關注的焦點,也是本書描述的重心,其中一些人物的表現,也頗可一看。

「曲終人未散」是全書最後一章的標題,也只是一種企盼。曲終人必散,因為天下無不㪚的筵席。1783年,伊莉莎白.瑪麗亞.馬許與喬治.謝伊結婚。不久伊莉莎白發現乳癌,進行切除手術,撰者對當時手術的進行作了說明。兩年後,她過世。女婿飛黃騰達,女兒也過著優沃生活,他們的兒了,還當上了國會議員。兒了伯瑞許,表現傑出,娶了一位印度女子,完全查不到有關她的資訊。只知道他們有一兒子,後來成了有成就的天文學家。他與一位印度女子生了一個女兒,交給育幼院照顧。但她却從育幼院逃走了。本書的是後一句是:「就是這樣,一位新的、現在幾乎可說是全印度裔的伊莉莎白.克里斯普,有一天打開了馬德拉斯育幼院大門,在清奈的街道上展開了自己的旅程。」

最後我們或許應該問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伊莉莎白.馬許是一個怎樣的人?林達.柯利告訴我們:「她勇氣過人,有開創能力,並且經常無知;她好奇心極強,精明,好問問題,同時又帶有成見;她缺乏社會地位上的安全感,渴求他人的贊同,卻又願意在對她方便的時候拋下文雅女性身份的束縛;她為原生家庭和後代的利益而奉獻,偶而卻渴望遠離他們;她一度自私無情,她總是有一種能力,可以在危機與災難之後讓自己站起來,並且嘗試新事物。」(頁413)可知作者認為書中的主角不是一位非凡的人物,她在寫一位小人物的動人故事。

這是一本好書,但不是一本容易讀的書。因為寫得很細緻,任何場域、情景都盡力描述。好處是勾勒明晰,畫面飽滿,可知撰者下了很大的工夫。但是,這種瑣瑣碎碎的叙述,既沒有重大事件雷霆萬鈞的震撼力,也沒有愛情故事纒綿悱惻的感傷力;讀著容易恍神,稍不注意,就不知所云。如何集中精神進入書中世界,我的意見是多多運用我們的想像力,切實感受當時情景,如履斯土,如見其人,欣賞撰者繪製的圖象,讓我們多留下一點印象,也可以得到閱讀的樂趣。 

     《通鑑》課堂助教歷史所李盈溱同學推薦  20221119日記

 

 


五、《樹的韌性》Der lange Atem der Baume by Peter Wohlleben 曾鏡穎譯,地平線文化/漫遊者文化,202210月。

 

我們身旁,總有些樹木,可謂舉目皆是。然而,我們對樹的瞭解,除了中學生物課本中的知識,所知可說有限,就是中學課本所述,大概也不復記憶。樹且如此,遑論森林。如果想多知道一點,而且事關重大問題,請讀本書。

作者是德國森林學者,工作經驗豐富,目前在自己成立的森林學院工作,著述亦豐。作者在本書第一部「樹木的智慧」第一章就指出:樹葉背後有氣孔,像人類一樣會呼吸,呼吸時呼出水氣,體內的水分隨著呼吸作用,蒸散流失。水分蒸發時,附近環境的温度也跟著降低。當根部傳來水分供應不足的訊息,便會合上葉背的氣孔,暫時停止呼吸,因為二氧化碳的補給跟不上,光合作用停止,糖分生產也停工。(頁10)夏天遭逢乾旱的森林也不再是「氧氣吧」了,乾旱過去後,樹葉會掇入比平常更多的二氧化碳,用來製造更多的糖分。(頁18)作者又說:樹木藉著過去的經驗,找到正確的策略,它們也不是一定要親身走一趟修羅場,才能長智慧。它們靠著同伴或父母樹的指點,學會趨吉避凶。(頁20)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比過去學到的多了一些?作者又說:「父母樹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前,依舊活到老學到老,還把年年累積下來源遠流長的知識,統統『寫』進種子裡,這樣一來,它們的後代不用從零開始,便可避免犯下同樣錯誤------感謝表觀遺傳學。樹木愈老有智慧,它們產生的後代對環境變異的適應力就愈強,父母樹經過千年來的學習,見多識廣,讓後代子孫受益匪淺。」(頁39)這可是我們從未聽聞的。

說到森林,這是一大片樹林,而且是時日已久,古木參天的地方。它有著怎樣的功用?既然是許多數百上千年老樹叢集而成,樹木的特性更是展露無遺。作者指出,根據學者研究,內陸地區降水量枯竭,應該寸草不生,但是如果長滿了大面積森林,情況就大為不同,因為森林具有強勁的吸力,驅動潮濕空氣流向內陸,這股吸力強而有力,勢不可擋,因此給了森林「生物泵」的封號。在離海洋幾千公里的深處,靠著一望無際的天然林,降水量居然與沿海地區相差無幾。(頁72)如果把氣候變遷與森林的唯一關聯,就是樹木不論死活,都只是吸存二氧化碳的碳匯,作者大為反對。他強調樹木對氣候保護且有巨大貢獻,森林的保育價值高於其產業價值。我們應該著手修法,限制板材生產與紙張濫用。作者引用德國人亞歷山大.洪堡德在1831年的話:「隨著森林愈來愈稀少,空氣的溫度變得愈來愈高,氣候也得愈來愈乾燥。乾燥的空氣讓地表水文循環減緩,草地水分蒸發量變小,反而影響了局部的氣候。」(頁77)我們在《博學者和他們的年代》一書中見過他。

作者在「樹木的敦親睦鄰」一章最末寫到:「樹木不只能與同文同種的生物和諧共存,森林植物社會最關鍵的部分,正是由體型最迷你的微生物組成,雖然牠們到目前都一直沒有真正受到重視。」於是在下一章「樹木與『小小兵』的利益輸送」就登場了,「小小兵」指生態系中舉足輕重的「微生物」也就是真菌和細菌。作者又說:「這些迷你小傢伙對人類的重要性無可比擬,然而我們目前對這些小傢伙的了解非常有限,我們應該領悟人類的渺小,不忘時時保持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沒有『好心』的人類,大自然反而生生不息,欣欣向榮。我們想要守護藉以生的地球,就要學會當個『甩手掌櫃』,不插手,不介入。」(頁92)儘管作者也知道,難如登天。

本書第二部「森林的經營問題,作者立場十分清楚,強烈反對目前德國的林業經營,也就是將境內大部分的天然林轉成經濟林,以人工管理,為林產工業提供木材來源。他認為「集約化育林」的木材品質與原生林有天壤之別,但大眾對此一無所知,例如近年房屋樑柱建材都用壓縮或黏貼而成。但是,沒人發現密集的經營利用森林資源已使得生態系統不堪一擊,氣候變遷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稲草。

德國官方宣揚以外來樹種取代本土樹種,大家來甄選下一個德國超級樹種,作者也很反對。他指出,換了樹種,以本土維生的許多物種,還有土裡的「小小兵」統統會陷入飢荒之中,整個生物鏈也將分崩離析。作者說:近年「森林大換血」等於重建了「木材資源厰」,重新造林幾年後,遠望冒出的年輕森林已綠波翻湧了,對森林生態系統却是大災難;但從經濟眼光看來,却為大利多。例如,日本泡桐可以承受攝氏零下二十到四十度的溫差;每年長高可達四公尺,木材產量達零點五立方公尺材積,只需十年;而德國本土樹種則要花整整七十八年。當然,日本泡洞廣受木材業的青睞。作者把苗圃的小樹苗與天然林裡的小樹苗作一比較,見到前者對環境的適應非常困難,而後者透過父母樹表觀遺傳,很快就適應良好,對各種狀況可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頁133)再以山毛櫸為例,一生大概產生兩百萬顆種子,每顆特徵屬性不同,通常只有一顆種子有機會成為大樹,取代父母樹地位。這位最後的贏家,當然是最能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霸主。總之,人類愈想要干預大自然,愈是適得其反。

人們斫下一棵樹,丟到火爐裡燃燒取暖,樹木吸存的二氧化碳再度釋放到大氣中。這時,在斫樹原地種上小樹苗,小樹長大,吸收更多溫室氣體,彌補前樹釋出的溫室氣體,這就是所謂的森林碳循環,而木材也被視為零排放的自然資源。這是林務單位與私人林業者一再重申的論點。但是,作者認為大錯特錯。因為樹木繼續活著,長期下來,可以固定更多的碳,而且愈來愈快。因為樹木才是吸存溫室氣體的武林高手。作者也說,我們有實際需要,利用木材合情合理,只要在生態系統能夠承受的範圍內,完全不成問題。但非常不幸,人類利用天然資源的強度,老早超過了生態系統所能承受的臨界點。(頁1602018年,大約八百位學者對歐盟議會提出警告,提倡使用燒樹發電廠的歐盟政策,不僅加劇了氣候變遷,也給世界其他國家非常糟糕的示範。

現在古老森林經過疏伐後,幸存下來的老樹,天天面對艷陽的烘烤,闊葉林的樹木接二連三死去。同一時期,人工林裡樹林大量枯死,但兩種森林的樹木死因不同。人工林樹木死於夏天極端氣候,天然闊葉林樹木死於電鋸之下。所以,作者大聲呼籲,德國全境闊葉林禁止以任何理由斫伐那些生機勃勃的樹木。(頁194)但是,有些學術界的權威人士,還用各種方法,阻止設立更多的森林保護區,所以,他就寫了第11章「學術倫理的墮落」。

第三部,森林的未來,只有四章,各章標題如下:天生我「材」必有用、皆大歡喜的森林經營、林業新氣象、森林回歸。玆抄錄最後一章的最後兩句於下:

我們應該再度融入大自然萬物的循環中,我們應該給其他生物足夠的尊重,讓牠們不用憂心忡忡未來的生活。若歐洲大陸上,大部分的陸地面積又受到森林覆蓋,就像很久很久以前的樣子,那人類與自然共存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森林一定會回歸,再度佔據陸地的各個角落,不過,要是那時候人類還沒有滅絕的話,也能親眼見證這一切,那該有多好啊!

 

這是一本內容陌生,讀來却既有收獲,又覺得有趣的好書。我們可以增加對身旁樹木的了解,它如何呼吸,製造糖分,樹葉為什麼會轉紅;寒冬降臨,如何休眠進入夢鄉;以及冬天氣溫過高,何以是災難一場等等。作者強調只有天然林才有助於人類的生活,並對德國目前的森林經營十分不滿,提出批評,也有具體的建議。他非但要回到原始森林,甚至要回到荒野,想法有點極端,但也有其苦心,我們應可體會。全書內容豐富,此篇讀後,只是引言,偶摘重點,稍加抄錄,非但難以一窺全貌,即其菁華之處,也每多遺漏。您如喜歡樹木森林。想多些認識,請讀原書。

我喜歡譯者的文字,清晰明暢,讀來愉悅。特別是典故、成語,甚至是俚語的運用,十分貼切,更增文采。上文也就隨手抄錄,其中「親身走一趟修羅場,才能長智慧」、「活到老學到老」、「父母樹經過千年來的學習,見多識廣,子孫受益匪淺」、「生生不息,欣欣向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等,都是典故、成語的例子。至於書中,更是所在多有。最後,再舉三例,以為結束。

當雲隙日光灑落山頭時,一片山林疊翠流金,我一邊讚嘆金秋迷人,一邊看向馬場草原上的櫻桃樹,也沒忘了它身旁風華絕代的梨樹。(頁49

人類對生命奧祕所知仍然非常有限,有著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風險。(頁91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人工林的管理方式,不僅讓森林生態系蒙受損失,大氣層也多了不少溫室氣體。(頁125 

                   本書校對呂佳真女士推薦  2022217日記


1 則留言:

  1. 您好,想跟教授說一聲謝謝,因為教授每學期介紹的書單,讀了很多有意思的好書。非常感謝教授!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