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和帝中興元年(西元501年),蕭衍起兵已三年,且進佔石頭城。齊東昏侯先擊敗陳顯達,又將聲勢甚盛的崔慧景擊潰,以為好運還會降臨,可以再敗蕭衍,仍然嬉戲不已,又惜金錢,不肯賞賜,城中之人都知道敗亡已在旦夕。於是,東昏侯左右伺機動手弒君,將其首級以黃油包裹,送至石頭城。《通鑑》記載其後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書寫重點何在。
東昏侯首級送至石頭城蕭衍,同時呈上一份宰相王亮領銜官員們簽署效忠的文件。簽署之時,右衛將軍王志嘆了口氣說:「帽子雖然破了,總不能踩在脚下(冠雖弊,何可加足)!」摘了一片樹葉,用手搓碎吞下,假裝暈倒,就沒簽名。蕭衍看了聯署書,沒見到王志的名字,心裡是嘉許的。早些時候,蕭衍進兵至新林,朝中的官員已紛紛遣人送禮示意歸附,王亮不送。蕭衍見到王亮說:「朝廷即將顛覆,無以挽回,這個宰相有什麼用(顛而不扶,安用彼相)!」王亮答:「如果那個朝廷可以扶持,那會有今天您的舉兵入朝呢(若其可扶,明公豈有今日之舉)!」蕭衍也沒生氣,可見也是同意的。
早些時,蕭衍舉兵東下。豫州刺史馬仙琕不附,蕭衍派馬仙琕的故人姚仲賓前去遊說,馬仙琕先請姚仲賓喝酒吃飯,再斬於軍門。蕭衍又派他的族叔馬懷遠去遊說,馬仙琕就要「大義滅親」,軍中的將士再三勸阻,才罷手。蕭衍進軍至新林,馬仙琕還截抄蕭衍的糧船。蕭衍進兵圍城,各地長官遣使表示效忠,吳興太守袁昂拒絕歸附。蕭衍吩咐江革寫信勸袁昂,江革寫道:「京城將失陷,地方無所附,你一心為昏君盡力,不能說是忠;你家門遭屠滅,不能說是孝,如果你棄暗投明,可以自求多福!」袁昂回信,寫道:「三吳地區,不是用兵的地方,何況吳興一地,更沒什麼力量。蕭公大軍所至,各地紛紛投誠歸附,只有我一人不爭著前往。只是因為我平平常常,乏善可陳,就是想獻上什麼,也無以增添大軍的光彩。幸而將軍寬弘大量,沒有怪罪。我又以為既然受到任何一點好處,都要記得,何況身為官員,受朝廷俸祿,怎麼可以立即背棄,非但為公論所不許,也為將軍所不齒。這也是我猶豫再三,遲遲未向蕭公投誠的緣由。」袁昂曾經向傅暎請教時勢,傅暎說:「當年劉宋元嘉末年,太子劉劭弑逆,您的祖父袁淑遇害。您的父親袁顗為了國家,支持晉安王子勛,舉兵失敗,宋明帝劉彧方能即位。今天,齊的國君昏劣暴虐,改正無望,蕭衍自上流舉兵,多少呈現天意所在。請您好好想一想,不要將來後悔。」蕭衍進入建康,派李元履巡視東方各地,特別對他說:「袁昂出身高門,世代有忠節之士,天下的人都很尊敬,你去了不可以用兵威恐嚇他。」李元履到了吳興,傳達蕭衍意旨。袁昂也不請降,只是把城門打開,守備撤除而已。馬仙琕聽說蕭衍進入建康,哭著對將士們說:「我受人任用,守此城池,不可以投降,你們都是有父母需要奉養。這樣吧,我做忠臣,你們做孝子。好嗎?」就將城內大多數將士遣出投降。只留壯士數十人,閉門堅守。不久,大軍入城,圍了幾十圈,馬仙琕命令士卒,弓箭拉滿,蕭衍的士兵都退了回去。天黑了,馬仙琕嘆了一口氣,把弓丟在地上,說:「你們來捉我吧,我是不投降的!」於是用檻車把他送到石頭城,蕭衍立刻把他放了,叫人把袁昂也請入,說:「我要天下人看看這兩位『義士』」。還對馬仙琕說:「過去管仲射向公子小白,箭中帶鉤;後來齊桓公(即公子小白)不追究,還用管仲為相。重耳翻牆逃亡,寺人披用刀砍下他的衣袖,重耳回晉,寬恕了寺人披,寺人披也為他盡力。這些都是昔日人們稱讚的事,你不要為了殺使者,截糧船的事而擔心(射鉤、斬袂,昔人所義,卿勿以殺使斷糧自嫌)。」馬仙琕說:「我就像失去主人的狗,後來的主人飼養,我就為他盡力(小人如失主犬,後主飼之,則復為用)。」
我們可以看到,《通鑑》記載蕭衍入主建康之初,以褒揚四位忠於故國的文臣武將為重點。這是司馬光或主要助手劉恕的卓識嗎?應該不是,因為在《南史》之中即有所記述。如果我們再問,那是正史撰者,不論是《南齊書》的蕭顯、姚思廉的《梁書》,或《南史》的李百藥,刻意選取的書寫要點嗎?也許是的,但何以選取這樣的內容,我們不妨稍加思考。這四個故事,在當時人物的作為中最為突出,而且最為感人。在大批官員見到國君嬉戲,朝政紊亂,知道蕭衍必將成事,紛紛表態支持之際,居然有四位官員不跟隨潮流,不遣使、不送禮、不簽署,甚至以武力展示忠於職守的決心,難道他們不知道天命已移,未感到齊國必亡,不以為蕭衍可以登基稱帝?這是不可能的,這就像王亮所說:「身為官員,受朝廷俸祿,怎麼可以立即背棄。」這是在艱難的境遇下所做的選擇,是合乎做人道理、人倫道德的決定,當然冒著相當的風險,必須有堅強的意志,才能有這樣的表現。
我們很清楚,這一段文本最主要的書寫對象是蕭衍,是對蕭衍的贊揚與肯定;蕭衍「褒揚忠良」的作為,可以成為有權有勢者效法的榜樣,因為它合符社會期望的政治風氣,也是人們嚮往的社會道德。再看一下這四位受到蕭衍褒揚的人物,我們要問:只是因為他們做了甘冒風險的艱難選擇,得到新朝國君的稱贊,而留名青史嗎?史家不會同意,史家會說,史書一卷所記,必然是其人之言行才德所呈現的品格值得一記;某人的一項作為或表現,只是反映其人品風格的一個片段而已。因之,史家記下王志、王亮、袁昂、馬仙琕四人的表現,應該也是著重其人的能力德行,不只是這一件風骨凛然的事而已。《通鑑》限於篇幅與體例,我們讀到的人物事迹不如正史為多,若想多知道四人的人品風格,還是翻翻正史。我們可以從《南史》中,多看到一些事情,大可添增我們的認識。
王志是王僧虔的兒子,王曇首的孫子。二十歲選尚宋孝武帝女兒,為駙馬都尉。褚淵為司徒,引他為主簿。他對父親說:「朝廷恩惠給予特別表現的人,以彰顯他的賢德。」他担任宣城內史,施政寬和,民受其惠,示民以德,息民紛爭。梁時,任丹陽尹,為政清靜。城裡有一寡婦無子,婆婆過世,舉債辦理後事,無錢償還。王志知悉,用俸錢為其償還,以表揚她的義行。王僧虔一門,家風寬恕,王志尤其敦厚,從不責罰人。兄弟子侄都以篤實謙和見稱,他們一家住在馬糞巷,當時人說:馬糞王家都是長者。請參見《南史》卷二十二。
王亮也是出身於琅邪王氏,宋末選尚公主,拜駙馬都尉。担任晉陵太守,清靜廉潔,公正寬和,聲望頗高。齊末政事混亂,王亮居朝任官,只能苟且應付,無所作為。東昏侯胡作非為,他也視若無睹,只求自保。然而到了梁朝,雖然仍居高位,却也是虛與委蛇,甚至元旦朝會,他假託生病,不登殿行禮,却在官署設饌燕飲,談笑自若。顯然他在齊末無法表現,在梁初却不想表現。梁武帝蕭衍設宴群臣,要聽聽直言。范縝就說:「謝朏(謝弘微孫)有虛名,陛下拔擢;王亮知為政,陛下棄之,我不知道何以如此。」梁武帝很不高興。我們從范縝的話可知王亮是公認可以做事的人,但到了梁朝他却不願有所表現,原因何在呢?不妨想一想。見《南史》卷二十三。
袁昂是袁顗之子,袁顗在政爭中失敗,時袁昂五歲,藏於佛寺,得到僧侶庇護,直到赦免才離開。袁顗死,首級放在建康的武庫,並漆上了名字。袁昂十五歲,見到父親的頭顱,哭至吐血,以淚洗漆字,都洗掉了,當時人說,這是孝心所感。袁昂儀表極佳,沒人比得上(容質修偉,冠絕人倫)。他與堂兄袁彖去見堂叔袁粲,袁粲說:「袁昂幼時喪父,能做到這樣,可以說今天的地位與名聲都有其依據(昂幼孤而能至此,故知名器自有所在)。」袁昂在齊,任職王儉手下,王儉任丹陽尹,召見袁昂,說:「將來你必然居於此地,任此要職。」建康易手,梁代齊鼎,袁昂舉哀慟哭。梁朝時,武帝頗加重用,任為吏部尚書,對他說:「齊明帝時,你當尚書,頭髮還是黑的,今天當尚書,頭髮都白了。我比不上齊明帝啊!」袁昂說:「我今年四十七歲,四十歲以前,生命是我自己的,這七年是陛下給的,七歲就當尚書,不算晚吧。」梁武帝說:「一個人的名氣不會是白白就有的(士固不妄有名)。」袁昂有知人之譽,交遊很挑剔,能夠進入袁家,被視為登上龍門。後來任為司空,卒年八十歲。臨終遺囑,不受贈謚,不立行狀、墓誌銘,一切從簡。諸子上表陳奏父親遺願,詔不許,謚穆正公。見《南史》卷二十六。
馬仙琕事附於袁昂傳後,《通鑑》所載,幾乎全部錄自該卷。《南史》在其後加上:「蕭衍聽了,笑著稱贊。」沒多久,母親死了,蕭衍知道他很窮,給了不少錢幫他辦喪事,仙琕哭著對弟弟說:「承蒙皇上赦免,有再生之恩,還未報答,今天又得到極大的恩寵,我與你應該盡心盡力報效朝廷。」後來,每次戰鬥,馬仙琕表現最佳,與諸將議論,從不說自己的戰功,別人問他何以不談,他說:「大丈夫得到皇上的賞識,應該進不求名,退不逃罪,我只希望做到這一點,有什麼功勞可以誇耀?」馬仙琕或帶兵作戰,或平素在營,與士卒同甘苦、共勞逸,衣著儉樸,住室無簾幕,飲食與士卒廝養無異。在邊境時,經常單身潛入敵境,偵察壁壘險要等處所,攻戰多能致勝,士卒也肯為他效死作戰,梁武帝很賞識也很依仗。
我們再看看,史書描述人物,都有些十分精要的語言,將其精神氣勢、胸懷涵養呈現出來,如王志說:「帽子雖然破了,總不能踩在脚下(冠雖弊,何可加足)。」雖然是一句老話,很能反映其時心境。王亮說:「如果那個朝廷可以扶持,那會有今天您的舉兵入朝呢(若其可扶,明公豈有今日之舉)!」說明自己處境,不卑不亢。袁昂說:「我以為既然受到任何一點好處,都要記得,何況身為官員,受朝廷俸祿,怎麼可以立即背棄,非但為公論所不許,也為將軍所不齒(竊以一餐微施,尚復投殞;況食人之祿而頓忘一旦,非唯物議不可,亦恐明公鄙之)。」也是用很漂亮的言辭,表達了為人處世的道理。至於馬仙琕說的:「我就像失去主人的狗,後來的主人飼養,我就為他盡力(小人如失主犬,後主飼之,則復為用)。」充分刻劃出他身世寒微(他原名仙婢,後改為仙琕)與個性耿直。當然,蕭衍所說的「我要天下人看看這兩位『義士』(令天下見二義士)」更是擲地有聲的畫龍點睛之筆!這些都可以讓我們在閱讀之時,欣賞史家的修辭功夫,也可以感到書寫手法的巧妙運用所呈現的豐富意涵。
2018年1月15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