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歷史是時光的旅程(七)──鄢陵之戰的三個場景



晉、楚爭覇是春秋時代歷史發展的主旋律,城濮之戰,晉勝楚敗,邲之戰,楚勝晉敗,於是就有了鄢陵之戰,這是由於晉攻鄭國,楚出兵救鄭,於是兩國交戰。但是,我們還要問:春秋時代的主要特色是什麼呢?難道就是以晉、楚兩國為首,列國之間不停的戰爭嗎?當然不是。那是什麼呢?

我們知道,周公制禮作樂,定立宗法,形塑了封建時代。到了東周的春秋之時,封建時代已進入了尾聲;我們在春秋仍可見到貴族文化的最後身影,也可以感受到它的流風餘韻。
周公定立宗法,為中國文化奠定深厚的基礎,這是讀過一點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的,但宗法的要義是什麼呢?恐怕大家說不明白。我們不妨參看近代史家大師錢穆怎麼說:「周公定宗法之主要義,則實為社會倫理之確立。而尤要者,在使政治制度,俯就於社會倫理而存在。故政治上之一統,其最後根柢,實在下而不在上,在社會而不在政治,在倫理而不在權力也。而就周公定宗法之再進一層而闡述其意義,則中國社會倫理,乃奠基於家庭。而家庭倫理,則奠基於個人內心自然之孝弟。」(錢穆,〈周公與中國文化〉)錢先生的意思無非是:天下國家之基礎乃本於社會家庭,而出於人心人性之倫理道德。這樣的封建道德如何落實在人們的言行舉止、社會生活上呢?也許,我們從鄢陵之戰中,可以略窺一二,我們就從《左傳》詳實的叙述中,選擇三個場景來觀看一番吧。文本取材自瞿蛻園的《左傳白話譯註》。

第一,晉將郤至三次見到楚王,就把頭盔摘下,風一般的跑走,楚王也看到,說:「戰事激烈,一個穿著紅皮綁腿的,見了我就脫下頭盔,快快跑開,我要送他一張弓。」派去的人見到了郤至,郤至脫去頭盔說:「你的外國臣子郤至,參與了戰事,披上了甲胄,不能下拜,行個軍禮吧。」就行了三揖之禮。    
第二,晉將韓厥遇上了鄭伯,為他駕車的說,快、快,追上他。韓厥說:「我不可以羞辱人家的國君」,就不追了。郤至也追上了鄭伯,幫他駕車的人說:「快派人繞出他的前方,這樣就可以捉住他。」郤至說:「傷害國君是有罪的。」也不追了。
第三,晉將欒鍼看到了楚國令尹子重的旌旗,向晉侯報告:「子重在那裡,從前我奉命出使楚國,與他談過話,他問我晉國人的『勇』是什麼?我說是『整齊而從容』。今天兩國交兵,不派個代表致意,不能說是整齊而從容。」晉侯同意,派人送飲料給子重,子重說:「他對我說過這樣的話。」也就喝了。

《左傳》記載,鄢陵之戰從清晨開打,見到星星時還未停止,雙方原定次日再戰。但楚國認為天意不在己方,決定退兵。晉軍進佔楚軍營地,吃了他們的三天糧食。
我們選錄的這三個場景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戰場上的將領居然向對方的主帥行禮,不去追捕對方的國君,或向對方的重要人物表達情誼。我們今天看來,真是匪夷所思。何以如此?在課堂上描述了三個精彩的故事之後,不妨問問同學,三個場景共同的特點是什麼?看看同學能否說出,封建時代人們信守的倫理道德,其中的「君臣之倫」與「朋友之倫」是超越戰場上的敵我對立,是做為貴族文化的「君子」應該具備的教養。
前兩個故事,我們看到了君臣之倫,雖然不是本國的國君,只要是國君就應該敬之以臣禮。第三個故事略有不同,我們可以想像,欒鍼出使楚國,與令尹子重談話,非但內容有深度,氣氛亦融洽,相互留下很好的印象,沒想到再見之時已在戰場之上。送點東西,既說明本國的觀念、精神,也表達了朋友情誼,獲得晉侯贊許。
我們還可以問同學,這樣的場景春秋之後還見得到嗎?大概見不到了。為什麼?封建時代結束了,歷史邁入了另一個階段。回眸春秋,我們看到了什麼?讓我們有點驚訝,原來那是一個文化相當深厚的時代。再讓我們看看錢穆怎麼說:「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一方面是一個極混亂緊張的時期;但另一方面,則是古代的貴族文化,實到春秋而發展到它的最高點。春秋時代常為後世所想慕與敬重。……他們對於人生,亦有一種明晰而穩健的看法。當時的國際間,雖則不斷以兵戎相見,而大體上一般趨勢,則均重和平,守信義。外交上的文雅風流,更足表顯出當時一般貴族之修養與瞭解。即在戰爭中,猶能不失他們重人道、講禮貌、守信讓之素養,而有時則成為一種當時獨有的幽默。道義禮信,在當時的地位,顯然超出攻取富強之上。」(錢穆,《國史大綱》)有人說:「天不生仲尼,漫漫如長夜。」好像中國文化起源於孔子,如果這樣解讀,實可商榷。因為唯有封建時代的深厚文化底蘊,才會培育出孔子這樣的偉大人物。
    106學年度上學期,我在清華大學的「中國歷史的發展與演變」課程,首次把上文所記的鄢陵之戰三個場景的文本列入講綱,進行講解、提問、討論,同學頗為專注。期中測驗有一題,問道:「開學以來,你覺得或是最有興趣,或是感受最深,或是最為疑惑的,是什麼?請舉出一件,或二件,最多三件,加以說明。」同學中舉出鄢陵之戰的三個場景的頗為不少。玆舉兩位同學的答案,看看她們麼說的。外語系三年級留嘉玲同學這樣寫的:
讓我有所反思的,是在春秋戰國講綱中,發生在春秋時期鄢陵之戰的三個小故事。當是正值晉、楚、鄭三國之間發生戰爭,但從三篇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人們即使身處戰爭之中,仍然彼此以禮相待。他們戰爭的目的和今日並無多大差別,仍然是為了權力、為了利益,但最大的差別是,他們並不因為不同的處境而拋去了作為一個「人」最基本要具備的道德和良知。相較於今日,人類為了得到權力和利益,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結合發達的科技,要毀掉一個國家、殺掉數以千計的百姓,都是簡單不過的事。君臣之禮、朋友之禮在利益面前無足輕重。春秋時期的戰爭方式在現代人看來或許可笑,甚至認為那算不上戰爭,但在我看來,在科技不斷發展的現代而言,人心却是不停後退的。
留同學對故事中表現出做為一個人的道德和良知印象深刻,也把那個時代的觀念與今天作對比,提出自己的看法。我們再看另外一位一年級同學,科技管理學院學士班林宜萱寫的:
我覺得最有興趣的是春秋時代,不同於國、高中所學的「死歷史」,現在聽到、感受到的是一個活生生的時代。像是比較戰爭方面,春秋的戰爭就像是巨型運動會,而不是如戰國時代殲滅敵方為首要目標,這已完全顛覆我一直以來對春秋戰爭的印象。
講綱中讓我感到特別深刻的例子是晉將郤至與楚王的故事,郤至見到楚王都會行禮,而楚王也送了晉將一張弓。明明是敵對的雙方卻能這般友好地相處,可以說是非常有趣了。當然不只他們,還有駕車為了君臣之禮而不追上敵方國君的故事,以及送飲料給敵方將領的趣事。這是我自學習「歷史」以來,第一次如此渴望能親自體驗春秋優雅高尚的氣質。
以前的我,不能明白子路為何要在打仗進行到一半時將帽子戴好,甚至對此挺不以為然,現在稍微理解的春秋貴族風貌後,竟然能夠理解孔子嚮往的「禮」。或許我理解到的可能不是正確的,但卻能試著設身處地的想看看,在那個時代的人,有著怎樣的觀念,選擇怎樣的行為,又有何緣故。可憐當時已是春秋較末期,如果子路生在春秋風華最好時,會不會因此喪命,還是會有一位士兵見他失儀,待他整理儀容,再一決勝負?我真的不知道。但是當年的風範不在,確實令人惆悵惋惜。
林同學則先說了這堂課與過去所學內容的不同,感受最深的應是體驗到那個時代人們的「優雅高尚氣質」,以及設身處地,體會古人心態的學習方式。再聯想到對子路死事的認識,而以惆悵惋惜作結。可以看到歷史對林同學來說,已經散發出一種令人動容的力量。
我們的歷史老師們經常抱怨課程內容太多,講課時間太少。問題是我們要講什麼?課本上有的,我們需要再講一次嗎?可以想一想。就以春秋為例,講述課本的內容,不如講某一戰爭的若干場景,藉以呈現春秋的時代特色與人物風華,何況一些有趣的故事,更能培養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感情。何妨一試!


                                201712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