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

講述歷史故事進入過去世界----以三國時代劉曄事跡為例




(一)

學生期待歷史課,期待什麼?學生厭煩歷史課,為何厭煩?做為歷史教師,都要好好想一想。以我的經驗,學生對於歷史課的期待,很大部分是想聽歷史故事,這是一個卑微的願望;學生覺得歷史課枯燥無比,厭煩難耐,欠缺故事應該也是原因之一。從另一方面來看,老師在歷史課講述過去的事情,不是要學生記得這些網路上一查既知的內容,而是引領他們進入過去的世界,觀看人們活動,感受時代氛圍,體會歷史意義,這是歷史課最為有趣的地方,也應該是培養學生理解世事興衰、人心幽微的沃土。我們可以藉由故事的講述,帶著他們一面細細觀看,一面向他們提出問題,讓他們用腦思考,用心感受,只要多加練習,認知過去的能力必可有所增長。
歷史課堂上,不是什麼故事都適合講述,需要精挑細選。在有限的時間裡,如何取得最大效果,看來唯有利用簡要而精彩的小故事較為適宜;那麼,這些小故事藏於何處呢?也許,我們可以在傳統史書中尋覓。傳統史書內容、文采皆有可觀,固然是我們選材的寶庫,更重要的是史書所載,都經過史家擇雅去疑,慎之又慎的用心篩選,致使見於記載者,必有其意義,很值得講述。

劉曄是曹家三代的謀士,其人眼光銳利,智謀出眾,為曹操所賞識,用為腹心;但格局不高,終不若荀彧、崔琰受到時人矚目、史家推崇。我以劉曄為例,只是藉他的若干事跡,談談講故事與問問題的方法,藉以呈現歷史課堂教學的值得注意之處,而不在於重新評定他的成就與地位。

(二)

幼年不凡表現,載於史書,往往預示成年之後必然卓越,前後呼應,劉曄即是。《通鑑》體例,除了極其少數,多不載人物的幼年事跡;我們想要一窺古代的資優兒童、傑出少年,仍需參讀正史。
劉曄幼年事跡,見於《三國志》本傳。劉曄七歲時,哥哥劉渙九歲,母親病重,臨危對兄弟二人說:「你們父親身旁那個人,既諂媚又狠毒,必將敗壞我家,你們長大後,如果能除去她,我死也無恨。」六年之後,劉曄對劉渙說:「母親臨終的囑咐,我們可以去做了。」劉渙說:「那怎麼可以!」,劉曄就進到室內把父親的侍者殺了,並前往母親墓前謁告。出了人命案,全家大驚,劉父尤其生氣,派人去捉劉曄,劉曄回家,向父親說明,這是亡母臨終的交待,只是擅自去做,向父親謝罪。劉父聽了,覺得奇特(心異之),就不責罰他了。
這個故事本身不複雜,需要學生思考的,應該只是最後劉父「覺得奇特(心異之)」應作怎樣的解釋?問一下同學。六歲聽了母親臨終囑咐,記於心中,十三歲要與哥哥執行,哥哥不敢,獨自去做,一切坦坦蕩蕩,絕不是一般小孩的表現,當然會覺得奇特。再問同學:「聽了劉曄的說明,劉父生氣,還是高興?」應該是高興才對,因為這位父親很清楚,這個兒子很獨特,將來必定大有作為。
學生聽了十三歲的少年居然動刀殺人,或許想到應該判以殺人之罪,既使年少不需服刑,也要嚴加管教,怎能非但放過不究,反而加以推獎?老師就要說明,漢末儒學大行,「孝道」深入人心,七歲孩童牢記亡母遺命,十三歲獨力執行,人們驚訝之餘,必也欽佩賞識。再說,劉曄尚未成年,而所殺待者,又屬卑賤小人,在那個人人生而不平等的時代,縱有律令,也難定罪。我們看到小劉曄真是厲害,讓劉爸嚇了一跳,也高興不已,此兒長大,必定不凡。老師要一再提醒,我們看到的情景,與熟悉的景象很不一樣,讓我們好好欣賞吧。把過去的事與自己熟悉的事情作點比較,固然不妨,至於批評,沒有必要,也不妥當。

(三)

劉曄二十多歲時,曹操派人到劉曄的家鄉揚州,徵召他與蔣濟、胡質等五個當地的名士。他們乘車前往,每到一處,休息停當,就做各種會見準備,舉凡揚州的人物、防禦的設施、對手的情勢、敵我的短長,以及用兵的策略等,互相討論,做好功課,甚至整夜不眠,只有劉曄獨自一人,臥於車中,始終不參加。蔣濟問他為什麼不參與準備?劉曄回答:「我們將會見非常英明的領袖人物,一定要展現精神,精神不是可以用準備的方法得到的。(對明主非精神不接,精神可學而得乎?)」見到曹操了,曹操所問,他們都有準備,應答如流,曹操顯然十分滿意,而劉曄一言不發,四個人笑了。劉曄見到曹操不再問了,就問曹操一個虛玄幽遠的問題,等曹操意會了,要回答了,劉曄接著再問一個,曹操想通了,要回答了,劉曄又問一個。劉曄用玄遠的問題展現精神,就是要曹操單獨接見他,因為這種問題不宜在眾人面前談論。曹操明白了劉曄的心意,立刻結束會面,派四人做地方官,而把劉曄留在身邊,參預機要,還經常向劉曄詢問意見。這一段記載見於《三國志.劉曄傳》的《裴松之注》所引《傅子》。
我覺得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記載,我們非但見到了劉曄的不凡,同樣看到了曹操的傑出。這個故事,可以用於對曹操的介紹,只是有點玄遠,不大容易表述。講述這個故事,主要是對兩位人物的深入刻畫,把人物的意境呈現得高遠,也是這個時代歷史書寫的特點。何兆武說:「只有有了活生生的歷史學,才有活生生的歷史。」(《歷史與歷史學.自序》)這個小故事,正是一個例子。對於同學來說,「精神」是最難捉摸的,但正因為精神難以捉摸,我們講述時應該多加練習,要善於利用這類很簡要、又很深刻的材料,講述歷史故事。
曹操是那個時代最重要的人物,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這不是他的事功可以說明,我們要透過故事讓學生留下印象。《世說新語》〈容止〉篇的第一個故事講的就是曹操。曹操將要接見匈奴使者,自己覺得外貌不夠體面,無法讓外國人敬畏。就讓崔琰代他,自己佩著刀站在座位邊,接見完了,派人去問匈奴使者,魏王怎麼樣?匈奴使者回答,魏王真是非常帥,只是座位旁佩刀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立即派人追殺這個匈奴使者。《魏氏春秋》也記載曹操「姿貌短小,而神明英發」。可以知道曹操外表不帥,但非常有精神。劉曄的第二個故事,正也是點出曹操的精神,而且把頗為抽象的「精神」用具體的故事呈現出來。曹操是中國歷史上不能不談到的人物,講到曹操,講這兩個故事,曹操就會留在學生的心中了。

(四)

《資治通鑑》漢獻帝建安二十年載,曹操聽從他人的話,說漢中張魯很容易攻克,率軍到了陽平,見到張魯軍駐守山上,山路陡峭,難以攻拔,加之糧食將盡,意欲回師,由於通知回師的軍隊誤入敵營,敵人營中大驚潰散,劉曄與辛毗建議乘勝進擊,攻下了陽平。張魯決定投降,司馬懿建議乘勢進攻益州的劉備,曹操說:「人總是不知足,既得漢中,又想要四川了!」(人苦無足,既得隴,復望蜀邪!胡三省注:「光武語岑彭等曰:『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指出典故的出處。)劉曄也隨侍在側,說:「劉備是人傑,很有氣度,但反應稍緩,剛剛得到四川,四川人還不為所用,今天我們進入了漢中,四川必然驚恐,不知所措,以主公的用兵如神,必能克服。如果等一段時間,四川以諸葛亮的文治,關羽、張飛的武功,人民安定下來,據險防守,就無法攻取了。」七天之後,四川的降人說,四川聽說曹軍將要進攻,嚇壞了,守將幾乎無法控制。」曹操問:「現在可以進攻嗎?」劉曄說:「今天四川已經安定了下來,不能進攻了。」胡三省讀到這裡,說:「只有七天,怎麼能說是安定下來,劉曄親見劉備在四川的防禦,很難進攻得手,所以用這樣的話回答曹操。」曹操於是退兵。
這個故事寫出了兩位智謀出眾人物對眼前局勢的判斷,曹操進入漢中,與原先料想不同,取得一時勝利,就想退兵,等到機會來臨,又不願放棄。劉曄看到機會,建議攻入四川,曹操猶豫,等曹操覺得似乎可以下手,劉曄又不贊成。我們可以看到,善於用兵的曹操,態度穩健,決不冒進;年輕氣盛的劉曄則勇氣十足,似有冒進之嫌,但請看看胡三省怎麼讀。胡氏的意思無非是,短短七天,情勢就有變化,可能性很低;劉曄反對是另有原因,就是這幾天,他蒐集情報,仔細研判,知道劉備的防守已甚強固,進攻勝算不大,勸曹操罷手。這樣看來,劉曄的出謀獻策,也不主張冒然行事;獲得曹操重用,仍在心思細密,考慮周詳。

(五)

《資治通鑑》魏文帝黃初二年,荊州易手,關羽為呂蒙所殺,魏文帝(曹丕)召群臣討論,劉備會為關羽報仇,出兵進攻吳國嗎?大家都說不會,因為蜀漢國力有限,名將只有關羽一人。關羽死,大家都很害怕,怎會出兵呢!劉曄說:「會的,蜀漢國小,怕別人看不起,出兵攻吳正是展現力量。再說,劉備與關羽,名義上是君臣,實則如同父子,關羽這樣死,劉備不為他出兵報仇,就這兩個人的關係來看,是說不過去的。」《通鑑》接着記載孫權派使者向魏稱臣,朝廷大臣都向曹丕致賀,只有劉曄說:「孫權為什麼突然稱臣,必有原因,一定是劉備興師伐吳,孫權最怕我們同時出兵攻他,如果我們接受孫權稱臣,他們就會用我們的實力威嚇劉備。」胡三省讀到這說:劉曄的話,把孫權的思慮都看穿了(劉曄之言,曲盡權之情偽)。劉曄接着說:「天下三分,中國占有十分之八,吳蜀各占十分之一,兩個小國只有憑藉地勢,互相支援,方能不亡;今天劉備攻吳,是天意要亡吳,我們應該出動大軍,配合進攻。劉備攻吳的外圍,我們攻吳的腹心,不出十天,吳國必亡,吳亡,則蜀沒有獨存的理由,天下即可一統。」曹丕說:「別人向我投降稱臣,不接受,還去打他,將來還有什麼人會來投奔我?不如與吳國一起去打蜀漢的後方。」劉曄說:「蜀遠吳近,只要我們一出兵,他們就退回去了,我們怎麼辦?今天劉備非常生氣,出兵攻吳,聽說我們也攻吳,更是不會住手,還要想與我們分割吳國的土地,也不可能改變計畫救吳啊!」曹丕不聽,接受了吳國的投降。胡三省說:「如果魏接受了劉曄的建議,吳國就要亡國了。」(若魏用劉曄之言,吳其殆矣。)
這段記載有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非常重要。如果老師講述關羽之死,劉備托孤這一段歷史的話,這個故事應該要講。重點在於反對劉備出兵,都是從理性上考慮,例如趙雲所說,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今天曹丕篡漢,更應討伐,不應該與吳國作戰。但劉曄從感性上着眼,指出劉備不出兵報仇,說不過去,也應該是很多人的感受;我想劉備決意出兵,諸葛亮一語不發,心中所想應與劉曄相似。我們從劉曄的話,看到了「感性」在歷史上的作用,是不可輕忽的。第二個故事篇幅較長,但重要性不如前者。我們在講這個故事之前,可以問學生:劉備為關羽報仇,出兵伐吳,孫權最担心的是什麼?他如何應付?如果學生進入當時的情境,可以想到孫權懼怕的,不是劉備,而是北方的魏國,他的因應策略就是向曹丕稱臣。從最後胡三省的簡要意見中,我們還是看到了他對劉曄策略的佩服。

(六)

《資治通鑑》魏文帝黃初七年,曹丕死,子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曹叡由於口吃,很少說話,當太子時,不與大臣來往,也不過問政事,只是讀書,大家都不曉得這位新皇帝是怎樣的一個人。即位之後沒幾天,他召見劉曄,談了很久,大家都在等,劉曄出來,趕緊問:當今皇上是怎樣的的一個人啊!劉曄回答,是秦皇始、漢武帝這樣的人,只是才能有點比不上。(秦始皇、漢武帝之儔,才具微不及耳。)人們聽了做何反應,《通鑑》未再記載。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趣也很重要的小故事。群臣對新皇帝不了解,最富才智的劉曄見到新皇帝,談了很久,必能有所了解,聽他怎麼說啊。劉曄說了,大家就「啊」的一聲,原來是這樣的皇帝。所以,劉曄說的這句話就成了解開謎團的鑰匙。可以問問學生,這句話怎麼理解?就像表面所述,是秦皇、漢武之流,只是稍微差一點嗎?學生都知道應該不是如此,那麼,怎樣解讀呢?秦皇、漢武,既有遠大的眼光、卓越的能力,又有極大的野心,無窮的欲望。今上如同兩人,而才具不及,應該就是只有秦皇、漢武的欲望,而無兩人的才能。所以,群臣一聽就懂。另外,我們也要特別注意劉曄的表述,多麼的漂亮,既準確傳達意思,用詞又很講究,符合帝王的規格氣勢,就是傳到明帝耳中,也不會得罪,這是有趣的部分。至於重要何在呢?我們講到曹操時,應該知道他是一個很節儉的人,大亂之後,物力維艱,民生困苦,只有力倡儉約可以克服難關。這種崇尚樸實節儉的風氣,到了明帝發生變化,在帝王的引領下,日趨奢靡浮華;另一方面,宗室不再受到壓制,與世族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導致了後來的高平陵事件,司馬氏取代曹氏掌握大權。藉一個小故事,反映了一個大轉變,也是歷史書寫的高明之處。
以上三個故事,分別講到劉曄與曹家祖孫三代的交往。當時人們怎麼看曹操、曹丕與曹叡三人呢?孫權就說,曹丕比起他父親曹操差得很遠,理由是:曹操的作為,殺人稍多,不顧人們的親情,待人甚苛,這是缺點;至於統御將領,指揮作戰,自古以來少有人能與他相比。「丕之於操,萬不及也」。孫權與他們父子多次交手,對兩人了解極深,「萬不及也」一句話,意含也就很豐富了。在孫權看來,曹叡比曹丕更差,「今叡之不如丕,猶丕之不如操也」,更是看不起。這段見於《三國志.諸葛瑾傳》的記載,裴松之認為孫權把曹叡評得太低,他並不同意;對於曹丕的評價,似乎認可,因為他並未提出不同意的見解。從劉曄眼中看來,大概也是如此吧。

(七)

我們學習歷史,某種意義無非進入過去的世界,觀看、欣賞、感動、學習。進入過去的世界也可以視為一趟「旅程」,老師充當導遊角色;出發之前,首先需要知道帶領的青年遊客對於這趟旅程的態度,是期盼,嚮往已久,終於成行;還是無奈,父母規定,長輩要求,不去不行。今天的歷史課,屬於前者的比例必然不高,因為學生對於過去的世界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熟悉,那是電玩、漫畫的世界,穿越時空的小說、戲劇連接了今天與過去,在在吸引成長中的青年學子,以為那就是過去的世界。如果歷史課只是記誦教科書中的過去,學生必定厭煩不已;因為那個世界古板陰森,了無生意,沒有人願意前往一遊。所以,我們必須告訴學生,過去的世界多采多姿、生動活潑,不去一遊,終屬可惜。
如何使過去的世界呈現出多采多姿、生意盎然的樣貌?講述歷史故事應該是有效策略,學生聽了一些故事,如同見到高大而又悲涼的身影,恍然大悟,原來教科書上的人名,和我們一樣,是有笑有淚,會思考重感情的人,只是比我們傑出,讓我們佩服,我們應該學習效法。於是過去的世界換上了新裝,展現了新貌,值得前往一遊。話雖如此,實際情況困難多端,不是老師講幾個故事,學生就能遨遊在高明謀略、動人風姿所描繪的過去世界。我們可以設想一趟旅程,某些遊客勉強參加,時時帶著否定的態度、防禦的心態,處處用自己熟悉的情景,挑剔、批評眼前所見,這也不好,那也不對,導遊該怎麼應付呢?大概只有詳加說明,期能發揮解惑的作用吧。
我們不論閱讀史書,抑或講述故事,都要把想像力盡情發揮出來。我們讀史書的記載,想到這些故事所以流傳,是因為既有趣,又動人,得到人們的喜歡;這時我們就要想像當時情景,進入故事角色的心中,模擬他們的思考與心情;同時我們也不能忘了,史家書寫之時,在眾多的材料中,何以選取此一事跡必有緣由,或認為十分重要,或覺得甚為有趣,或受到很大感動;也就是我們閱讀史書,應該仔細體會史家選取材料時的內心悸動,以及表述時的藝術手法。土耳其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說:「只有當創意作家用盡所有想像力穿透他們的虛擬世界的表面,汲取看似矛盾且無法妥協的一切,才會有驚人的發現。」(《別樣的色彩》,頁177。)歷史與文學不同,歷史是過去的世界,文學是虛擬的世界,但傑出的史家與偉大的作家一樣,都是用盡所有的想像力,穿透所見世界的表面,汲取其中最為深密、幽微,也是最為接近真實的一切,足為經典的作品才得以問世。我們面對這樣的經典著作,閱讀、講述之時,怎能不像書寫者一樣「用盡所有的想像力」呢!例如,「精神」怎樣呈現?一定要集中思慮,全神貫注,盡所有的力量把它的意境展示出來,這樣的故事,必也有其撼動人心的力量,讓觀看者真正感受到過去世界的魅力。所以,要把故事講好,「用盡所有的想像力」,是我們需要努力練習的能力。

                                                                                    2016130

                                  本文已刊於《歷史教學》(天津)20165月上半月刊,頁9-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